返回第一百七十五章 再上考场(第3/4页)  我们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屋里,在自己种种设计的美好前途和未来的图画中等着盼着,想着念着,幻想着,担心着,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点儿不心烦,半个月的日子就像湍急的流水一样从眼前消失。

    军校的录取通知书每天都有,那些接到通知书的士兵,笑得脸上的肉不停的颤抖,嘴角咧到了耳朵根上。其它军区军兵种办的院校的通知书也陆续来了,广州军医大的通知书都来了,刘宏伟报考的军区新闻班却没有消息传。刘宏伟预感到不妙,却依然不相信命运会这样残酷无情,相信自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看到别人接到的通知书的样子,更让他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脸上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笑容。他担心,这人生中最后一次的报考军校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月底,万主任从北京开会回来,看到刘宏伟,很着急的样子:“小刘,你的事儿咋样了,院校招生工作马上结束了,这事儿也该有个结果了。”

    “不知道咋回事儿,主任,通知书没有来,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我听军区宣传部的一个老乡说,你们这个新闻班招生不归院校负责,是军区宣传部直接招收,然后委托一所军校培训管理。这样的话,他们不是单单按照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录取。你赶紧去找找人,看看到底怎么个情况?我这里也去问一问,摸清情况好处置啊,不能坐在家里死等了。”

    “我一个小兵去找谁啊?”刘宏伟看着主任,无奈的说。

    “找张主任,他不在军区文化部创作室吗,找他肯定给你帮这个忙。”

    刘宏伟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对啊,直接找张主任不就行了吗?”

    张主任也是团政治处的主任,他是万主任的前任。张主任当兵就来到团政治处,先是当报道员,后来当新闻干事,宣传股长,直至政治处主任,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张主任籍贯是山西太原,生长在高级干部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张主任新闻干事出身,写的一手好文章。当干事时经常大块的文章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消息评论通讯报告文学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写的又快又好。报社头天约稿,无论什么题材的文章,加班写好,连夜坐上火车去报社送稿,保证第二天早上把稿子送到编辑的办公桌上。有的时候编辑约稿,张主任就在报社的大院里找个凳子坐下来就写,倚马可待,写好就送给编辑。

    张主任后来当了领导,不再写新闻,改行写小说,进行文学创作。他写的《短篇九题》成为《昆仑》杂志向军内作家重点推荐的小说,他和人合著的《钢铁部队》一书红极一时。关于张主任的故事很多,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对《红楼梦》的研究。不光是对里面人物关系分得清楚,整部书他竟然能够背诵,而且你随意挑选那个章节都能背出来整章内容。

    张主任善于观察生活,看到两个战士从开始吵架骂人到最后大打出手,人家在一遍看着,既不劝也不拦,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当天写的小说都能活灵活现的刻画出两个人打架表情动作和心里特征。别人问他为啥不拉开战士,张主任说,一个连队百十号战士,都是秃头和尚,甚至连蚊子都是公的,他们心里上生理上都憋的难受,打打架就是个很好的发泄,打过架后感情关系不受影响。

    85年部队精简整编,年龄和任期已经到杠的张主任退了下来,这样的干部部队也不想让他转业,提职也没有空位置,只好借调到军区文化部专心搞文学创作。张主任每个月都要回到团里转一转,和大家聊一聊,看看部队有那些发展变化,也算是观察体验部队生活吧。刘宏伟到政治处报道组后,张主任也经常和他聊一聊,告诉他以前他们当报道员的时候的一些经验,还有一些采访写作思路和方法,受益匪浅。刘宏伟后来在新闻写作上的迅速提高,和张主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