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4草草庵(第1/5页)  梦寻古齐之迷谕幽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4草草庵

    大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登,总算来到那个石洞。齐地仁走在前面,我在后面,把荷露皎夹在中间。一进入石洞,扑鼻而入的是一股潮湿和烧纸的味儿。“这味儿,真够呛鼻的。”荷露皎忙用手捂住嘴。而我却累得气喘吁吁,择一块较平整的青石板,顾不得清扫上面的烧纸粉末,就一屁股坐下来;我好奇地四周寻望,石洞墙壁是用大块长条青石砌成,洞口高度大概有两米五,宽度两米,深也就是十几米的样子,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十平米的空间,顶多可容纳十几人。洞内中央供奉着文殊菩萨、财神等神灵;神位旁还有一副对联::“中神仙府,山下有人家”。正如古碑云:“闻天地之大德日生,即逢劫运而造化侧隐之。”想必这幅对联的意思是:神仙保护了人家。

    透过洞内成堆成堆的纸灰,以及被烧纸熏黑的石墙壁,足可以看得出,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据齐地仁说,这个石洞叫草庵洞,是民间传说神仙出没的马莲洞。

    相传明末战乱时,在后有穷凶极恶的追兵,前无出路的情况下,附近村民扶老携幼进入马莲洞避险,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大自然。追兵赶到峡谷时,眼前突然出现一股烟雾,大雾随即弥漫开来,使十余里地长的峡谷瞬间变得扑朔迷离,追兵在无奈中放弃追赶的村民,因此村民才得救。

    后来便有人说,峡谷内出现的那股滚滚烟雾,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台顶施仙法唤来的。如此神奇的传说,一下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忙站起来往里走了几步,一缕耀眼的光柱从洞顶射来,那是通过一个直上直下的洞口射进来的一缕阳光;顺着洞口往上爬就可到达马莲台顶峰,只是洞口只能容一个人,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进。

    齐地仁建议我们在这儿歇一会儿,等笑乐神他们赶过来再一起赶路,免得他们找不到我们心里着急。同时他说可以借这点时间讲一下马莲台的传说。

    于是我们便各自找个地方坐下来,卷缩在相对隐蔽角落的荷露皎,由于刚才被旋风折腾的极度恐惧和疲倦,刚一坐定,就迷迷糊糊想要睡觉,可听到齐地仁讲述马莲台的神奇传说,便噌地瞪大眼睛,竖直耳朵洗耳恭听。

    “其实马莲台有许多个版本的传说,要想逐个讲一遍,恐怕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所以我想咱们得从一个流传甚广的说起。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特别干旱,大片大片的庄稼长势远远不比往年,却惟有峡谷里的庄稼比往年长势好了许多;到了秋收季节,村民在收割谷子时只有像捆韭菜似一小捆一小捆往台下背。晌午头歇息时,有位在树下乘凉的老人看到一个光着脊背、白发苍苍的老汉,脊背上却是一大捆,就像一搂粗的麦垛子似,而且步履轻盈地来到台下平地放下后,转身马不停蹄地返回台上,将一大捆谷子往背上一抗,如此往返数趟,直到运完为止。但当村民们欲要找那老汉表示感谢时,却找遍漫山遍野都没找到。奇怪了,难道那老汉是传说中的‘神仙’或‘鬼’?”

    齐地仁指着马莲台北面那个村落说:“那个村是刘家终村,传说村里有一个喜欢下围棋的老人姓刘,方圆几里无敌手。得知此事后,便择日找到仙人对弈,连下三局,盘盘皆输。可老人不服输便暗中使手脚,结果被仙人一眼发觉,伸手随意在老人下巴颏上一抹,同时说了句“好你个歪胡子”,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老人的胡子便眼瞅着歪向一旁,而且终生歪着长。因为老刘在家排行老二,后来村里人们便戏称他为“刘二歪胡子”。

    也就是说,那个围棋高手所谓的“仙人”就是那个背谷子下山后,村民们找遍漫山遍野都没找到的老汉。

    “虽然这则民间传说至今无从正史细考真假。其实单就从干旱这一件事来说,为什么别的地方旱情那么严重,庄稼几乎颗粒不收,而唯独马莲台的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