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一次变革的开始(第1/3页)  伪保守派领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隆庆帝掂量着手中的奏章,看着眼前再次激烈辩论的阁辅们,却没有瞧热闹的意思,这次大家讨论的确实是正事。只听陈以勤道:“陛下,这蒙古人狼子野心,忽顺忽叛,反复无常,陈元铭托言体恤归化之民,让土默特、朵颜等部寒贫之人入关躲避雪灾,可想那蒙古诸部自唐以来不是在草原上生活的好好的!其入关之后必能不危害国家么?这陈元铭实是大奸似忠,其心可诛!”

    隆庆帝看着手中陈元铭关于这问题的说法:蒙古草原苦寒之地,民生艰难,故民风彪悍,劫掠成性,然臣于草原行程万里,发现其人若在物资丰裕之时,对朋友之赤诚也无以复加,可见若能化其凶戾,彰其赤子良心,其人非不可真正成为天朝归化之民。想那汉之匈奴,五胡乱华之鲜卑,唐之突厥,即便元时中原所留一些蒙古人,皆可以天朝圣贤之道感化,其不知还有几人忆及祖先之业,妄图复国者?臣思之,如今已是入秋,寒冬雪灾将至,若能以赈恤中原灾民之心用之蒙古诸民,结其百姓之心,常此已往,即便一二酋首不思恩典,妄图侵扰中华,其民心念中华之恩,必不能死战用命,其祸亦小。此法行之一二十年便可小成,可将已归化熟民逐批迁至内地,厚赐其家资,以为关外生民榜样,使其争先归化,再过一二十年,土默特、朵颜等部可为再北诸部榜样,由此,百十年后,蒙民皆心向中华,为我华夏一支,草原之地自然归并为我大明疆域,此为造福子孙万代之伟业,陛下以此当为万世称颂。臣思若此事初置,难免有些许疏漏,臣愿为试点,若不能使蒙、汉之民和睦,臣愿认罪伏法!

    其他不论,单这个“万世称颂”就挠得隆庆帝心痒难耐,也不理陈以勤,问道:“诸卿还有什么意见么?”其余人一听,知道隆庆帝没听进去陈以勤的话,李春芳道:“陛下,臣思之,纵然陈元铭对蒙古人入关避灾之事可能有些章程,但这蒙古人若习得我大明先进之技,治国之法,自成一体,其危害之烈,也是千年难遇。”隆庆帝听这些话,感觉有些奇怪,心道:这些问题陈元铭都谈到了,陈以勤,李春芳怎么好像不知道?看看高拱,高拱肃容而立、目不斜视,心道:难道高拱直接将这奏章拿了过来,没让张居正、李春芳他们细看?

    这确实没冤枉高拱,这奏章一送到内阁,他便抢了过去,自恃首辅,只写了个摘要给张居正他们看,防止他们看到奏章详细内容,有所准备,而只能在这里无的放矢,胡乱攻击一通。隆庆帝“呵呵”一笑,道:“李卿所虑,朕来给你念念陈元铭是这么说的。”李春芳愣了一下:陈元铭思虑如此周全?我说的他早已想到?

    隆庆帝朗声念道:“若有人担心蒙古人坐大之后,自成一体,危害巨大,臣当斥之。如汉唐之强,可是真正亡于外族?汉末有外戚、宦官专权,唐末有宦官把持君上,而后才有众叛亲离,外族入侵,可见败于人者必先自败。我太祖皇帝,起兵之初,兵不过万,将不过百,然君臣惕励同心,恤民重治,将士用命,得以驱逐蒙古,富有四海,光我华夏正统,可见强于人者必先自强。今蒙古之势远弱于太祖之时,我大明只要大臣忠心,士子奋进,军民努力,惧蒙古坐大者何也!”抬头问阁辅们:“所惧者何也?嗯?”众阁辅不语,难道说现在大臣不忠、士子懒散、军民疲沓?再说太祖都出来了,谁敢接腔?

    隆庆帝继续念道:“且若蒙古人真心归化大明,蒙古人也便是我大明子民,蒙古之地也是我大明之地,蒙古之强也是我大明之强,大明之中可有惧大明强者!”再抬头问道:“可有惧我大明强者?”这话自然更不能答,众阁辅嘴巴闭得紧紧的,唯恐发出一点儿声音,唯有高拱心中大笑,只觉气顺体爽,郭朴在旁边都有些紧张。

    沉默了一会儿,张居正开口道:“陛下,陈元铭所言,确实有理有据,使我等心气大振,然其毕竟只是一时大体的议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