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implexml_load_string(): Entity: line 9: parser error : PCDATA invalid Char value 1 in /www/wwwroot/m.bookcu.com/17mb/class/opf.php on line 12

Warning: simplexml_load_string(): 感谢『魔帝天涯』建立此群!  17群:7803736[已满],感谢『 in /www/wwwroot/m.bookcu.com/17mb/class/opf.php on line 12

Warning: simplexml_load_string(): ^ in /www/wwwroot/m.bookcu.com/17mb/class/opf.php on line 12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m.bookcu.com/chapter.php on line 100
- - 快眼看书
返回(第2/4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散敌人注意力、尽可能多的破坏敌战斗设施,全力配合前线抗战。

    后来由于宜昌失陷,联络员牺牲,游击队与地下党的联络曾一度中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队长陈健便率领游击队与国民党第18军取得了联系,并开始配合18军开展对日军第三师团的作战,起初,国民党军队对游击队很是不屑一顾,基本上只是让游击队队员从事一些后方工作,这让那些身经百战的游击队员很是不服气,后来队长陈健与国18军199师一位姓王的团长打赌,如果游击队能在五天内端了日本人设在宜昌县城的军火库,便给游击队分配大任务,如果五天之内端不了,游击队就要给199师打一年的杂,陈健队长性情比较鲁莽,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到了宜昌县城的军火库附近一看才傻眼,原来这个军火库地处宜昌市外围(宜昌县地处宜昌市北约30公里),所以对于日军的意义也比较特殊,戒备相当森严,距离军火库300米以外就开始有人昼夜巡逻了,别说五天,就算有五十天的时间挖地道,也挖不到啊

    也赶上游击队命好,就在还差两天就到期限的时候,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杀过来了,日本人在宜昌县一带留守的的兵力本不是很多,所以那些在300米以外巡逻的闲人全被调到前线去了,军火库留守的人只有两个小队左右(日军一个小队编制约为四十人上下),除去换班休息的,站岗的也就30多人,1对1硬拼都富裕了,这下可把队长陈健乐坏了,在最后一天晚上便带上所有人马突袭军火库,引爆弹药库前还缴获了不少94式手枪和手榴弹,整个游击队不但一人未伤,反而用上时髦装备了。

    军火库被炸,可谓是给日本人来了个釜底抽薪,国18军与第二集团军均下发了嘉奖令,可却不知道要嘉奖谁,军团所有下辖的师、团都不知道究竟是谁炸了日本人的军火库,最后还是这个王团长上报了指挥部,国军的高级将官才知道敌后还活跃着这么个骁勇善战的游击队。

    这件事以后,指挥部对于这支游击力量不得不刮目相看,逐渐开始给游击队下放一些比前线战斗难度更大更危险的任务,例如什么炸仓库啊、火烧连营一类的,一直到枣宜会战结束,游击队与地下党重新取得联系为止。就在枣宜会战接近尾声时,游击队忽然接到了这么一个任务,便是配合工兵去秘密搭建两个法台

    “法台?”张国忠眉头一皱。

    “对,法台”黄老汉一个劲的点头,这两个字倒是能听懂。

    根据黄宗属回忆,当时下达任务的并不是国民党将官,而是一个奇怪的人,所谓奇怪,并不是长相或举止奇怪,而是年纪很奇怪,据说是1903年生人,按理说也就30多岁,但怎么看怎么像快六十的,对于一个小小的游击队,此人手上拿的竟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亲笔命令:资命令贵部接受全权调遣,见此令者,如见德邻(李宗仁,字德邻)。下面则是鲜红的印章。看来这道亲笔命令就好比古代的尚方宝剑一样,只要是李宗仁的手下,见谁都有效,至于这位神秘的持令人,则由当时那个王团长亲自引见。

    当时,宜昌市已经被攻陷,而游击队的队部就设在敌占区内,所以一切进行起来都相当的冒险,为了掩人耳目,江南法台的搭建被伪装成了民间的仪式,由游击队组织数百老百姓做掩护,而江北的法台因为离鬼子的巡逻点比较近,所以干脆就挖在了地下,所有工程都是晚上偷着干的,游击队里有四个兄弟,家里祖传的石匠手艺,法台的所有方砖都是由这四兄弟亲手凿的,据说花纹是按照道爷画的图一丝不差凿出来的,江南江北两个法台一共是三百六十块石砖,足足凿了三天三夜,因为时间紧迫,四兄弟竟然活活累死了一个,而搭建法台的石柱子则是被装在棺材里(棺材里确有死人,柱子就在死人下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