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新太监总管(第1/2页)  我的绝代女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对这些大臣的表演冷眼相视,已经是看惯了,深深看了杨策一眼,眼神中暗藏鼓励:“小策子,你继续说。”李世民要的就是能跟五姓七望对着干的人,朝廷大臣大多谨慎小心,不愿去得罪这些千年世家,李世民要用杨策打开这种局面。

    李世民表露如此明显的支持,杨策更加有底气了,“太史公以残缺之躯著文学巨作史记,我杨策虽然没有太史公那样的才华,但却以太史公为典范,魏侍中扑风捉影,就说我会为大唐招来祸患,未免太过武断。”杨策凝视着殿下后世极负盛名的贞观第一谏臣,婉言道。

    “希望你真能以太史公楷模。”魏征陈词奉劝道,随即回到了大臣行伍中,在如此多大臣默契的出列攻击杨策的时候,魏征就知道自己被五姓七望当刀使了,魏征手心一直在冒汗,急切的想脱离皇族与世家的政治斗争旋涡,刚好杨策给了他台阶下,魏征便顺势脱身。

    杨策见魏征识趣的走开,心想这老头也不是一个迂腐的士大夫,瞥着殿下的崔民干等人,继续说道:“崔侍郎等大人,敢问诸位以何理由说我是奸宦。”

    崔民干挺身,正气凛然,“你向皇上进谗言,滥改科举,意图毁我大唐根基。”

    “你煽动皇上对吐蕃和高句丽用兵,穷兵秣武,衰我大唐国力。”工部尚书卢知范抬眸说道。

    “卢知范是如何知道杨策曾经献图给朕。”李世民冷然想到,杨策的那张地图除了李世民,死去的小魏子之外,只有李靖,李绩,尉迟恭,侯君集仔细看过,“此四人中,竟然有人将此等军机大事泄露了出去,是谁,朕饶不了他!”李世民阴冷的目光在李靖,李绩,尉迟恭,侯君集身上一一流转。

    “抑明经,兴科举,试问诸位大人此策是否为祸国之策,吐蕃和高句丽对我大唐虎视眈眈,臣提醒皇上提防此两国,敢问此举是否殃民之举?”杨策向一直肃立在一旁,噤若寒蝉的大臣问道。“你们想置身事外?不存在的!”

    “小策子问你们了!”李世民催促道,严肃的表情仿佛在告诉大臣们若是再不表态,他就要龙颜大怒了。

    长孙无忌率先持牌说道:“臣认为策公公说的,都是对我大唐大有裨益的良言。”

    “四十老明经,六十少进士,可见进士科提拔的都是杰出人才,抑明经,兴科举,臣觉得可行。”出身寒门的中书舍人马周支持道。

    “微臣附议。”张玄素,刘汩等寒门大臣纷纷支持道。

    “微臣附议。”房玄龄,杜如晦等李世民的直系谋臣也支持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臣出列,崔民干,卢知范等人的脸色越来越差了,皇帝这是摆明了要对付他们世家啊。

    李靖抬首道:“吐蕃因我大唐拒绝和亲,意图从松州犯我大唐边境,高句丽不遵我大唐号令,屡次对新罗和百济用兵,此两国正如策公公所言,狼子野心,包藏祸心。”

    “臣附议。”李绩,侯君集,尉迟恭,程咬金,等李世民的直系武将一个比一个嗓子大的声援道,特别是那程咬金,杨策耳朵都有点被震到了。

    群臣全部都出列象征性的表示拥护杨策。

    “崔爱卿,卢爱卿,郑爱卿,王爱卿,你等可还要弹劾小策子。”李世民惬意的俯视着这些早已怛然失色的五姓大臣,朝堂上的局面终于被杨策打开了。

    “臣惶恐。”崔民干等人跪地道。

    “即日起,废明经一科,将其补入进士科......”李世民趁着朝局的大好形势,果断颁布了政令,“封右卫大将军段志玄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前往松州击退吐蕃来访之敌......”

    “李世民够狠毒的,直接把明经一科给废了。”杨策肃立在殿上,扫视刚才弹劾过他的大臣,这些人日后都会视他为死敌,杨策必须记住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