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唐宪宗削藩(1)(第1/3页)  五代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宪宗李纯,是唐德宗的长孙,唐顺宗长子。宪宗自幼遭遇战乱,自身的家庭关系也很混乱。他的母亲王氏曾是代宗(宪宗的曾祖父)的才人(封建妃嫔的称号),也就是说他母亲曾经是他曾祖父的小老婆。另外宪宗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被他的祖父德宗收养为儿子,这样他的兄弟又成了他的叔叔。

    宪宗自己的婚姻关系也不一般。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时为广陵王的宪宗娶了郭氏为妻。郭氏,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孙女,郭氏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由于郭氏的母亲是代宗长女,这样算来,郭氏与顺宗是姑母。他们成婚后,时为皇太子的顺宗因为郭氏母贵,父、祖有大功于王室,对这位儿媳表示出无比的宠爱。宪宗自己对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么冷落,因为,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时,也就是他们婚后两年,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此即后来的穆宗。

    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四月六日,宪宗被册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代理为监国。八月四日,宪宗得父皇传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于宣政殿。这一年,宪宗28岁。

    宪宗是个奋发有为的皇帝。他即位后,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了宰相的权威,积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宪宗最主要的功绩是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

    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朝廷设置军镇,本来是为了保卫边境和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却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兼任负责军需的支度使和管理屯田的营田使。

    玄宗天宝后,又兼任所在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即公元733年后,天下分为15道)采访使(监督管理州县的官名,后改称观察使),最终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时称"节镇"。

    节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军司马、判官、推官等,将校有押衙、虞侯、兵马使等。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举荐,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的官员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都听命于节镇。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最重要的州就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就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了不少的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军镇,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官职任免出于朝命。

    但是在今河北地区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段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兴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为“藩镇割据”。

    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以史朝义自杀,其党羽纷纷投降唐朝而告结束。但朝廷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由其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计有李怀仙为卢龙(又名幽州或范阳,今北京)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东北部;李宝臣为成德(又名镇冀或恒冀,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大名北)节度使,统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