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基础(第2/3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却得小心翼翼的利用有限的资源c合理分配经济资源与社会财富c以此推动经济发展。

    按照顾卫民的说法,即便将2026年底完成的目标降低一半,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赵润东肯定给顾卫民打了招呼,不然顾卫民不会准备得如此充分。

    王元庆提出为战争留下额外预算后,顾卫民就拿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评估报告。

    如果战争在半年内结束,在不考虑装备损失的情况下,根据军人伤亡的情况,战争支出在15000亿到18000亿之间,战后国防力量重建等将耗资12000亿到15000亿,总支出近3万亿元。

    如果战争持续1年,直接支出将超过35000亿,间接支出3万亿,总支出近7万亿。

    如果战争持续2年,直接支出将超过8万亿,间接支出55000亿,总支出超过14万亿。

    如果战争持续2年以上,总支出很有可能超过20万亿。

    非常惊人,也非常令人震撼的一组数据。

    虽然王元庆不知道顾卫民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但是有一点可以承认,战争支出有多无少,规模扩大后,花钱比流水还快。

    按照顾卫民的说法,半岛战争将耗光共和国5年内的所有积蓄。

    让王元庆感到惊讶的是,顾卫民不再反对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王元庆提出尽快拟定详细的战争预算c提前采购各类战争物资后,顾卫民拿出了另外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明确提到了进行战争准备的主要事项。

    装备的问题不大,毕竟共和国的武器装备保有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

    即便某些保有量较少的先进装备,战争时期的生产能力都比平常时期高得多。以j一14战斗机为例,一条生产线在和平时期的年产量不会超过200架,保证能够留住足够的熟练工人;战争时期,只要解决了原料与配件的供应问题,月产量就能超过100架,如果培养了大批熟练工人,年产量完全有可能突破2000架。即便是相对特殊的海军舰艇,在确保原料与配件供应的情况下,建造速度都能比平时提高一倍以上。

    大规模战争,弹药等消耗类物资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武器装备。

    和平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大量囤积弹药,因为大部分弹药不能像处理二手武器一样赠送给其他国家,如果不在战场上消耗,还得花钱销毁。以美国的空射巡航导弹为例,和平时期的存量不到1000枚,在伊朗战争的头几天就用掉了近千枚。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军事工业,有胆量在战争中大量使用存量不多的先进弹药吗?

    光有物资无法打赢战争,还得将物资运送到作战部队手中。

    后勤保障能力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严峻挑战。

    为了打伊朗战争,美国动员100多艘巨型货轮,平均每天向前线运送15000吨各类战争物资,为此在运输途中每天消耗近5000吨各类物资。虽然朝鲜半岛就在共和国身边,有丹东c临江c图门3条铁路通往朝鲜,但是陆运的能力不如海运,还得考虑铁路线遭到轰炸的风险。

    顾卫民没有介绍朝鲜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内的情况。

    3条铁路线,最多保证15万地面部队的作战消耗。算上公路运输,扣除战争对运输能力的影响,最多保证20万地面部队在前线作战。因为朝鲜没有足够的国防工业基础,还非常容易遭到打击,所以还得考虑为朝鲜军队提供必要的援助。如此一来,能够派遣7个军在前线作战就非常不错了。

    部署在国内的空军仍然需要足够的后勤保障。

    幸运的是,共和国拥有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足以满足后勤保障需求。

    顾卫民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连王元庆都没想到,既伤亡军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