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特种炸弹(第2/3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按照溃逃到共和国境内的朝鲜将领与高级军官透露的消息,开城建有“上中下立体防御体系”。最上面是各种建筑物,市区内的所有建筑物都按照军事标准建造,通过地下坑道连为一体,防御部队可以在地下坑道内迅速转移,利用坚固的建筑物对抗进攻部队。中间是错综复杂的道路交通体系,每个重要路口都设有路障或者壕堑,道路两旁设有狙击点与反坦克火力点,某些重要道路还预设了雷场,依靠道路两旁的建筑物,防御部队在市区内可以做到以一挡百。最下面是如同蜘蛛网般的立体地下坑道体系,仅市区内的坑道总长度就超过了150千米,除了四通八达的坑道之外,还有屯兵的地下军营c储备物资的地下仓库c积蓄饮用水的地下水库c甚至还有地下医院与地下电影院,依靠地下坑道不但可以驻扎10多万官兵,还能坚守数个月之久!

    用部分朝军将领的话来说,如果不是朝军过早失去统一指挥,韩美联军花上半年时间都不见得能够打下开城。

    各种侦察情报表明,韩军充分利用了朝军的防御体系。

    柳宗纯还在大田指挥韩军作战,虽然韩军士气低落c斗志萎靡,但是远没有到失去统一指挥的地步。如果共和国陆军在开城碰了壁,很有可能助长韩军士气,让韩军恢复战斗下去的信心与决心。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在战役决策阶段绕过了开城。

    回过头来攻打开城,问题依然存在。

    不管什么时代,攻打严密设防的军事要塞都是进攻一方最头痛的事情。

    美国陆军中将皮布鲁克甚至宣称,共和队只有使用战术核武器,才能打下开城!

    据战后项铤辉回忆,如果在开城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陆军真有可能在开城投下一颗战术核弹头。

    凶猛的炮火准备结束后,39军的2个战斗旅率先发动进攻。

    火力支援并没停滞,按照前线进攻部队的请求c或者无人侦察机提供的战术情报,炮兵与航空兵不间断的为进攻部队提供支持。

    即便如此,首轮进攻仍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率先突入开城的第3951装甲营深入市区大约3千米后遭到韩军顽强阻击,最终不得不在炮火掩护下撤退。正面战斗只打了15分钟,该营总共有32名官兵阵亡c127人负伤,12辆坦克与9辆步兵战车被摧毁。

    用火力打击打退敌人,出动侦察兵夺回阵亡官兵遗体后,地面进攻暂时停止。

    13日凌晨4点15分,裴承毅给空军司令部打了电话,要求空军出动战略轰炸机,用一切手段摧毁开城的地下防御体系。

    幸好这是裴承毅下达的命令,不然空军真有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

    除了战术核武器,对付地下目标的最佳武器就是重型钻地炸弹。

    5点25分,12架挂着“特种炸弹”的h一9从战略空军基地起飞。

    所谓的“特种炸弹”,实际上就是用203毫米榴弹炮炮管做弹体,在里面装填钝感炸药与延迟时间引信,再装上用高强度合金制造的弹头,封住弹尾,最后安装一套制导控制系统与气动控制舵面的“超重型制导炸弹”。

    如果从18000米高空投掷,这种重达45吨的“超级炸弹”能够在引爆前穿透9米厚的泥土或者4米后的岩石,依靠激光制导装置,命中精度在3米之内,足以用来对付隐藏在城市中的地下目标。

    12架轰炸机,总共携带了48枚“特种炸弹”。

    共和国的军火库里总共只有50枚这种炸弹,而且是在韩美联军占领开城之后让军工厂赶制出来的。

    不幸中的万幸是,一名曾经负责开城防御工作的韩军高级军官在逃到共和国的时候没有忘记带上开城地下坑道体系的军用地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