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充分准备(第2/3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种集中了口木最新科技成果c性能极为先进的导弹快艇的研制工作预计在2030年完成,批量生产计划安排在2031年之后。

    此时,口木的主力导弹快艇为“伊吹”级。

    这种在2017年研制成功,2018年批量生产的导弹快艇的标准排水量仅有342吨c满载排水量488吨,采用水翼穿浪船型,最大航行速度45节c巡航速度24节,最大续航力1500海里c最大自持力15天,标准载员21人,其中军官3人c士官4人c水兵14人,配备2具4联装s6c型反舰导弹发射器c1门57毫米高平两用炮与1门6管20毫米机关炮,可以携带1架小型直升机(没有机库),电子设备主要为1部双坐标对海搜索雷达c1部小型气象雷达与1套光电探测跟踪系统。

    即便以2027年的标准衡量,“伊吹”级的性能也不落后,只是比起共和国的601,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关键是,导弹快艇的独立作战能力并不强。

    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导弹快艇就因为过小的排水量,性能受到很大限制。除了在中东战争期间击沉过驱逐舰之外,导弹快艇再也没有惊人的表现。归根结底,都与导弹快艇的“特殊性”有关。

    小型舰艇有小型舰艇的好处,比如速度快c灵活c不容易被发现等等。

    随着技术进步,导弹快艇的这些性能很难在战争上得到发挥的机会。速度再快,也快不过反舰导弹;机动性再好,也好不过直升机与作战飞机;即便非常不容易被发现,在各种各样的探测装备面前也难以藏匿行踪。

    舰体过小,带来的问题却永远无法克服。

    与任何一种大型战舰相比,导弹快艇的作战能力都非常单一,作战用途更加单一。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就再也没有研制小型舰艇,而是全力打造大型战舰。虽然共和国海军曾经拥有一支令所有敌人生畏的“海上猛虎”,但是在共和国国力逐渐增强,有足够的能力打造大舰队之后,导弹快艇也逐步退居二线,不再是海军的主力作战舰艇,只能承担近海巡逻与近海防御任务。如果不是局势所迫,没有充足经费;战舰建造周期过长,3年内难以建造太多的大型战舰,共和国海军也不会用导弹护卫艇组成“预制舰队”,执行战略封锁任务。

    要想发挥导弹快艇的战斗力,必须有足够的协助力量与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

    为此,共和国海军岸基航空兵与空军向前线派遣包括预警机c反潜巡逻机c联合指挥机c加油机与战斗机在内的数十架战机,为执行封锁拦截任务的导弹护卫艇提供全方位支援与协助。

    口木海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天还没亮,空军司令部送来最新情报,之前还在津轻海峡东部海域活动的2支导弹快艇群已经离开巡逻地点,正在向东航行。

    8点不到,到达作战海域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发现了正在向运输船队靠近的导弹快艇。

    “伊吹”级导弹快艇上没有配备远程对空搜索雷达c也无法配备系统总质量达到数百吨的大型雷达,自然无法发现远在数百千米之外的预警机与远程海上巡逻机。虽然口木海军为大部分“伊吹”级配备了近程防空导弹(陆军的单兵防空导弹),但是这种导弹最多只能对付视野范围内的直升机与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根本够不着在数千米c甚至上万米高空飞行的作战飞机。

    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口木导弹快艇群的一举一动都发送给了迎战的导弹护卫艇。

    毋庸置疑,共和国海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打,还是不打?

    决策权不在海军手里,也不在总参谋长手中,在王元庆的手中。

    各参战部队的官兵都在焦急等待攻击命令的时候,王元庆却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