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第一枪(第3/5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像他这样的尖子飞行员比比皆是。能够成为大队里的“二把手”,周霖枫已经非常满足了。他也知道,比起“一把手”邹宇杰上校,他的能力与资历都差了一点。

    早在半岛战争期间,邹宇杰就是共和国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之一,整个战争中,他执行了388次作战任务c投弹5400余吨c摧毁各类目标8000余个,各项战绩高居战略航空兵榜首。口木战争期间,邹宇杰执行作战任务273次c投弹4700余吨c摧毁各类目标4000余个,仍然是所有轰炸机飞行员中的状元。更重要的是,在这么多次任务中,邹宇杰从来没有被击落过,也从来没有被击伤过。虽然这个纪录并不稀奇,周霖枫也有相同的纪录,但是比起邹宇杰高达92的轰炸成功率,周霖枫就只能自叹不如了。组建h一11试飞部队时,空军首先抽调的就是邹宇杰。甚至可以说,邹宇杰在试飞部队的资历比贾宝国还要长。如果不是一直在前线作战部队与试飞部队服役,邹宇杰早就成为空军将领了。

    周霖枫不想跟邹宇杰攀比,在试飞部队里面,也没人能够跟邹宇杰攀比。

    能够跟随邹宇杰这样的领队机长作战,轰炸机飞行员都心甘情愿,因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领队机长的能力决定了机群的作战能力,也决定了机群的返航率。轰炸机飞行员不是战斗机飞行员,没有任何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希望在战斗中遭遇意外,所有轰炸机飞行员都想活着回到基地。

    战争就是这样,不同岗位上的军人有不同的追求目标。

    机群在云贵高原上空飞行了数百千米,即将进入缅甸领空时将飞行高度降到了150米(与地面的相对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

    邹宇杰没有启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其他轰炸机也就没有启动干扰系统。

    h一11有非常出色的隐身能力,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

    飞行过程很漫长,也很单调。

    周霖枫与副驾驶轮流检查4台水平显示器上的飞行数据,只要没有异常情况,飞行员就不用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干预,轰炸机将按照飞行员设定的航线飞行。只有在发起攻击之前,才需要飞行员接管控制系统。

    再次检查了屏幕上的数据,周霖枫把工作交给了副驾驶。

    与h一9b型轰炸机相比,h一11“安静”得多,即便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h一11驾驶舱内的噪音也不到80分贝。一方面是h一11有更好的隔音系统,另外一方面就是h一11采用了新式推进系统。与传统涡轮发动机相比,“电磁推进系统”的噪音水平降低了20分贝。按照空军的测试标准,其正面与侧面噪音仅为90分贝与92分贝,比汽车的喇叭声还要低。也正是如此,投资开发“电磁推进系统”的中重集团看到了广阔的商用前景。只要能够将价格降下来,进一步降低噪音,不但能够用在通用航空器(客机c货机c商务飞机)上,还能用在民用汽车上。也就是说,如果汽车全部装上“电磁推进系统”,就不再是汽车,而是可以在空中飞行的“飞车”。

    商业应用如何,周霖枫并不关心,他只知道,驾驶h一11是件很无趣的工作。

    技术越先进,科技越发达,留给人的可操纵空间就越小。

    也难怪空军最初希望把h一11发展成一种无人驾驶的轰炸机,只是在考虑到战略轰炸机需要执行战略警戒任务,没有任何人愿意把核弹头交给计算机控制,空军才改变初衷,增添了2名飞行员。

    显然,飞行员在h一11上扮演的主要角色不是操控者,而是监视者。

    更让周霖枫等飞行员感到郁闷的是,即便是“监视者”,也只能面对仪表盘。为了尽量提高隐身能力,h一11首次采用了“全封闭座舱”,飞行员就想坐在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