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试验战争(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锁定精度的要求不高。

    实际上,能量武器拦截系统对锁定精度的要求比动能武器拦截系统的高得多。

    受运载平台c也就是拦截卫星的质量限制,天基能量武器拦截系统的输出能量肯定不如地基与空基拦截系统。为了用有限的输出能量摧毁目标,天基能量武器拦截系统采用了很多独特设计,比如共和国开发的拦截卫星就配备了一具直径超过150米的反射镜(由记忆合金制造骨架,镀膜复合材料制造镜面),由2颗“姊妹卫星”组成攻击星座,对激光束进行二次聚焦,提高激光束照射目标时的能量密度;美国凭借其发达的镜片生产技术,在天基能量武器拦截卫星上采用了“三反聚焦技术”,达到同样的目的。不管采用什么技术,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能量武器照射目标时的能量密度。

    这里涉及到了能量散射问题。

    虽然激光是人类迄今能够找到的指向性最好的光源,但是激光不是绝平行光线,只是其指向性超过了其他光源。不同波长的激光,散射率(光斑半径与照射距离之比)在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也就是说,在射程为100千米的时候,点状光源发出的激光束产生的光斑半径在10米到100米之间。因为可以将激光束的光能看成是平均分布的,所以能量的衰减速度与射程的平方成正比。

    用能量武器拦截卫星,射程均在数百千米以上。

    如此一来,即便是指向性最好的激光武器,在射程为100千米,而目标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的情况下,激光能量的利用率也只有32左右。如果射程提高到1000千米,能量的利用率则只有0032。

    即便能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高能量武器的指向性,比如在采用反射镜之后,共和国的天基激光拦截器的指向性至少能够提高2个数量级,在射程为1000千米的情况下,能量利用率也只有32。也就是说,能量武器拦截系统的锁定精度仍然得控制在10米之内。如果射程继续提高,则得进一步提高锁定精度。

    可以说,锁定精度成为了制约能量武器拦截系统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共和国将第四阶段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建设时间一推再推,根本原因也是能量武器拦截系统的研制速度远达不到预期目的。按照天兵提出的部署256颗激光拦截卫星的设想,针对敌事卫星的平均拦截距离都在2000千米以上。在无法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c指向性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必须将锁定精度提高到25米以内,才能满足拦截目标的基本需求。

    由此可见,天基拦截系统的开发难度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想像。

    实际上,天兵的早期发展与空军的早期发展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飞机从诞生到成为主宰战争的军事力量,不但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还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涡轮发动机,飞机最多只是战争的主要力量,而不是统治性的力量;如果没有精确打击武器,飞机最多只是毁灭性力量,而不是决定性力量。天兵要想取代空军,成为战争的主宰力量,需要走的路还非常漫长。

    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天兵之一,共和国天兵一直在向前迈进。

    与其他战争类型相比,太空作战的节奏更快。

    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共和国天兵不但紧急发射了20多颗军事卫星,建立起针对蛮度的小型天基卫星拦截系统,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跟踪监视了蛮度的10多颗军事卫星,并且做好了随时进行打击的准备工作。

    接到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天兵立即展开行动。

    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拦截行动并不困难。

    4点35分,攻击前的4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全部到位。

    没有任何警告,也没有任何征兆,攻击在悄无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