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动员(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必然受到影响。

    看到这里,王元庆皱起了眉头。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但是必须用到国家调控能力。”

    王元庆点了点头,说道:“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做。你尽快拿出一份详细的调控方案,然后与颜靖宇商量。”

    叶致胜长出口气,没多说什么。

    所谓的“国家调控能力”,实际上就是按照战时机制,以计划生产代替市场运作,即利用国家权力集华国家的工业生产力量。毫无疑问,这么做,必然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毕竟生产军火物资需要的原材料与生产其他产品的相差不大,将物资集中到军火生产领域,必然拉高工业原材料价格,从而拉高物价。在此情况下,共和国的经济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不彻底的战争动员对物价产生的影响,最终会加重社会负担,对所有共和国公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国家领导人,王元庆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只是,在以打赢战争为根本目的的情况下,王元庆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工人的动员情况进行得怎么样了?”

    “各大军火厂商都已开始招募熟练技术工人,虽然初期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三个月之后,影响就不是太明显了。”叶致胜灭掉了手上的烟头,说道,“根据中重集团c中航集团等几家大型军火厂商提供的数据,因为大部分军火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对工人的要求不是太迫切,所以工人不足造成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下个月,各主要军火生产线的产能就将达到最大设计值的六成左右,在十月底达到最大产能。只要战争进度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军火生产能够跟上战争消耗。”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军人动员。”

    叶致胜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调查报告的后半部分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一直以来,共和国的军队规模都在缩小,减员最多的就是陆军。纪佑国执政初期,陆军的总兵力接近200万,如果算上武装警察等准军事力量,陆军的总兵力超过300万。到纪佑国执政后期,陆军的总兵力降低到了70万,算上准军事力量,也不到150万。到王元庆执政的时候,共和国陆军的总兵力缩减到了55万,准军事力量则缩减到了30万,总共仅有85万。

    随着总兵力缩减,退役军人的数量也在减少。

    到2035年初,适合再服役的退役军人不到120万,其中陆军退役军人不到100万。

    显然,必须动员所有适合再服役的退役军人,才能弥补兵力缺口。也就是说,包括准军事力量在内,共和国陆军的总兵力必须超过180万,才能在蛮度战场上投入150万的地面部队。

    问题是,肯定不是所有退役军人都愿意再次服役。

    实际上,随着军队职业化水平的提高,技术类军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加上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大部分退役军人都在社会上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即便在国家的感召下,部分退役军人会再次穿上军装,仍然会有不少的退役军人不会重新服役,国家也不可能强制要求退役军人再服役。

    招不到足够的退役军人,只能扩大新兵征召规模。

    叶致胜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应该尽快扩大招募规模。如果战争在2036年底结束,那么在战争的头半年,陆军的兵力还勉强能够支持作战需求。随着战争规模扩大,特别是占领区的扩大,陆军对兵力的需求将在2036年初出现大幅度增长。如此一来,必须在此之前培训出足够多的合格军人。虽然陆军的培训周期相对较短,但是在技术类军人越来越多c培训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用半年时间培训一批合格军人,算不上充足。

    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