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全面爆发(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共和国空军与陆航的空运力量,最多支持4个军作战,而且运送后两个军,即27军与54军需要大约1周的时间。虽然4个军的兵力不算少,按照裴承毅的计算,只要54军能够到达战场,就能在10天之内攻占蛮度东部地区,如果将27军换成某支空降军,还能提高进攻速度;但是裴承毅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蛮军向吉申根杰发动反击,将分散空运力量,延缓东线战场上的进攻速度。

    后者的最大问题是,东线战场上的战斗必然会拖上更多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战斗,甚至有可能拖上好几个月。如果能够顺利攻占加尔各答(坎宁港是加尔各答的外港),晚一点完成东线进攻行动也不是大问题。问题是,进攻速度放慢之后,东线蛮军必然会加强防线,今后的进攻更难打。更麻烦的是,这要全面调整作战计划,而裴承毅没有这个权力。

    吃晚饭的时候,裴承毅把袁晨皓叫了过来。

    “如果由我决定,肯定会选择南下加尔各答。”袁晨皓苦笑了一下,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总参谋部会不会允许我们调整作战计划。”

    裴承毅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问题不在总参谋部,而在元首府。虽然王元庆从不干预前线作战行动,但也从不允许前线指挥官随意指挥战斗。更重要的是,南下加尔各答的作战行动并不轻松。从吉申根杰到加尔各答的直线距离不到400千米,路程却超过了800千米,期间还要度过恒河与恒河下游的多条支流,进军难度非常大。与进军难度相比,守卫交通线的兵力需求更加麻烦。虽然可以让77军打主攻,但是必须提供2到3个军的后备力量。在后勤保障跟不上,无法投入太多作战部队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从加尔各答到吉申根杰的地面交通线,才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先不说总参谋部的问题,看看攻打加尔各答的难度。”裴承毅点上香烟,说道,“从地面进攻肯定不现实,我们最多只能支持四个军作战,15军必须留在西里古里,也就是说只能在吉申根杰投入三个军的兵力。虽然南下的问题不大,但是沿途需要攻占太多的重要据点,进攻速度肯定快不了。按照最乐观的估计,77军能在半个月之内到达加尔各答就非常不错了。无法从地面进攻,只能从其他方向发起进攻。海军陆战队暂时不用考虑,在舰队进入孟加拉湾之前,陆战队不会参战。即便立即动员,陆战队也只能在八月十五日之后,甚至在九月上旬才能参加战斗。除掉陆战队,就只有空降部队了。用空降部队攻打坎宁港不是问题,可是用空降部队攻打加尔各答却是问题。拿不下加尔各答,就算打下了坎宁港,空降部队也将陷入重围,到时候又多了一个麻烦。”

    袁晨皓点了点头,也点上了香烟。

    裴承毅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我们只能换个角度看问题了。”

    “裴将军,你的意思是”

    “我们南下加尔各答的目的是什么?”裴承毅敲了敲铺在饭桌上的地图,虽然电子地图基本上取代了纸质地图,但是在某些必要的时候,纸质地图仍然能够派上用场。“东线战役的首要目的是歼灭东部地区的蛮军,为我军进入恒河平原打下基础。在77军攻占了吉申根杰之后,我们提前完成了最终目的,剩下的只是歼灭东面的蛮军。在蛮军不会主动投降的情况下,我军的最大问题就是后勤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换句话说,南下攻打加尔各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后勤问题,而不是占领西孟加拉邦的首府。”

    “明确了目的,才知道该怎么做。”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解决后勤保障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尽快打通海上航线,在孟加拉湾获得某座港口。显然,这可以是蛮度的港口,也可以是其他国家的港口。”

    袁晨皓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