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开盘(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按照正常配制,如同66军这样的重装甲军没有独立航空旅,在有作战需求时,由陆航派遣航空兵。考虑到战场的实际情况,在部署作战部队的时候,裴承毅把原本属于61军与62军的航空部队集中起来,组建了66军的独立航空旅。事实证明,空运力量对山地作战部队的意义非常重大。

    3日天亮前,66军开始与围困斯利那加的巴军换防。

    因为弹药物资主要靠空运补充,而即将南下的巴军也不想带走剩余弹药,所以蹇柄彪在天亮前找到了巴军前线指挥官,要求巴军最后撤走炮兵,并且在撤退之前用光剩下的所有炮弹。

    大规模炮击从3日6点30分开始。

    虽然坚守斯利那加的蛮军发现了外面的异常情况,但是在炮火压制下,蛮军放弃了趁中巴军队换防的机会发动反击的想法。

    炮击结束的时候,66军已经进入巴军阵地。

    直到这个时候,蹇柄彪才收到由袁晨皓发来的战斗命令,66军继续围困斯利那加,除非蛮军发动大规模反击,不然66军只能在接到命令之后发起进攻。

    对蹇柄彪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好消息。

    在仅能依靠航空旅的情况下,66军每天最多能够获得5000吨作战物资。对防御作战来说,5000吨作战物资足够了,可是对进攻作战来说,5000吨物资连前期火力准备都满足不了。换句话说,蹇柄彪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储备作战物资。

    不用主动进攻,66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后方阵地。

    在66军的工程兵忙着修建炮兵阵地c物资仓库c军营的时候,61军与62军在3日上午先后到达沃济拉巴德。

    裴承毅亲自接见了蔡岁康中将与杜子岐少将。

    61军与62军都是战略反应部队,也就是组成共和国陆军的主力部队。与重装甲部队相比,战略反应部队的最大特点就是出色的战役与战略机动能力。虽然战略反应部队也有大量主战装备,其装甲力量的质量不比重装甲部队差,只是数量偏少,但是战略反应部队的后勤保障体制更加细化,而且比重更大。如此一来,在同等情况下,战略反应部队的作战人员相对偏少,持续与独立作战能力更加突出。

    与两位军长商讨了战场情况之后,裴承毅亲自下达了作战命令。

    61军在沃济拉巴德仅停留了2个小时,等到部队完成补给之后,立即开往拉合尔。因为巴军暂时没有给61军安排驻扎地点,所以在2日夜间,裴承毅就派遣驻巴工程兵前往拉合尔,在拉合尔南郊修建临时营地。

    让裴承毅有点头痛的是,巴军并不欢迎61军。

    虽然按照中巴同盟协议,在两国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共和队将在不损害巴基斯坦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在巴基斯坦境内执行作战任务,巴军则给予必要的配合,但是巴军将领一致认为,61军应该前往克什米尔地区,协助66军攻打斯利那加,而不是在旁遮普省修建防御阵地。

    不管怎么样,裴承毅没有让61军耽搁时间。

    61军出发后不久,62军就离开了沃济拉巴德,赶往更南面的萨希瓦尔。

    与61军遇到的问题一样,62军的主要麻烦也是没有驻扎地点,而且没有与巴军商量好防区的分划工作。

    送走杜子岐少将后,裴承毅就联系了巴军总参谋长,希望巴军能够为62军提供驻扎地点,并且让62军在巴军后方构筑第二道防线。

    此时,巴军总参谋部也发现了蛮军的调动,并且知道蛮军即将发动进攻。

    在共和国愿意提供帮助的情况下,巴军没有拒绝裴承毅的要求。

    当然,对2支战略反应部队来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3日下午,裴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