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契机(第4/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共和国到尼泊尔,不但有铁路,还有好几条公路。从尼泊尔到蛮度也有铁路,以及好几条公路。借助尼泊尔的地面交通线,就算无法完全解决后勤保障问题,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后勤保障问题。

    当然,这已经不是战术与战役层面上的问题了。

    如果尼泊尔提前参战,裴承毅就得调整战争计划,在南下攻打加尔各答的时候,派遣部队向西突击,阻止蛮军反攻尼泊尔。如此一来,东线战场上的投入将增加不少,至少38军或者39军得留在东线战场上。东线投入增加,西线投入就得减少。当然,从整个战场的角度来看,只要尼泊尔肯提前参战,即便在东线投入更多的兵力,也不会对达到战争的最终目的产生负面影响。

    裴承毅与项铤辉通过视频电话谈了一个多小时。

    作为共和国三军总参谋长,项铤辉不乏战略素养。在裴承毅提出建议的时候,他当即就做出决定,只要元首不反对,立即调整战争计划。

    实际上,王元庆会不会反对,还得看政府与尼泊尔的沟通情况。

    除了不丹之外,与蛮度接壤的所有国家都在战前做出承诺,只要共和国能够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并且承诺在战后解决他们与蛮度的领土领海争端,就将在战争期间参加军事行动。

    虽然这些国家都表示支持共和国,但是其态度也有所保留。

    从实际情况出发,这些国家的态度也不难理解。

    作为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得罪任何一方都不会有好结果。虽然共和国的综合国力与全球影响力远远超过蛮度,但是受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南亚地区的小国不得不重视与蛮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除了巴基斯坦之外,共和国没有向该地区的任何一个国家提供国家安全保证。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国家得罪了蛮度,遭到蛮度的军事打击,共和国会不会出兵相助是个未知数。在此情况下,只有在蛮度必将战败,从此一蹶不振,至少在未来数十年之内无法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处于观望态度的南亚国家才会参战,才会用实际行动支持共和国。

    在这些国家中,尼泊尔无疑最有代表性。

    用王元庆的话来说,尼泊尔足够大c大到蛮度不可能像吞并锡金那样吞并尼泊尔,尼泊尔又足够小c小到不足以像巴基斯坦那样与蛮度正面对抗。

    虽然从本世纪初开始,在尼共成为合法政党之后,尼泊尔就改变了向蛮度一边倒的国家政策,开始加强与共和国的关系,并且在第四次蛮巴战争之后,把与共和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当成国家基本战略,但是尼泊尔并没完全倒向共和国,至少在关系到自身安全的问题上,仍然坚持中立政策。如果不是蛮度一直不肯在领土争端问题上向尼泊尔做出实质性的让步,恐怕尼泊尔也不会在战前做出出兵承诺。

    因为尼泊尔的态度犹豫不决,所以共和队在西线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才不得不倚重由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而没有从东北方向上发起进攻。换句话说,如果尼泊尔全面支持共和国,共和国陆军就能避开克什米尔地区,从东北方向上攻打新德里,让蛮度不得不在三条战线上作战。

    与裴承毅通话之后,项铤辉就动身前往元首府。

    拉尼泊尔下水是战略决策,只有元首有权拍板。

    当然,东线战役已经开始,项铤辉也应该向元首介绍战斗情况了。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