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风暴中心(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哈尔,在21军的压力下,蛮军也无法增援恒河北岸的其他部队,裴承毅可以先攻占恒河北岸,把战线推进到瓦拉纳西,然后在格蒂哈尔西面寻找突破口,解放出困守瓦拉纳西的空降173旅,甚至奔袭兰契,解放出空降153旅,对蛮度东部集团军群进行战略合围。

    实际上,蛮军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干掉到达格蒂哈尔的21军,迫使裴承毅不得不在格蒂哈尔方向上再投入1到2个军的兵力,以保护向西进攻的地面部队的左翼。因为裴承毅手里只剩下了36军与37军,只要在格蒂哈尔多用1个军,其扫荡恒河北岸的作战行动就无法按时完成,全面包围蛮军东部集团军群的行动也就无法及时到位,从而迫使裴承毅不得不集中兵力攻打格蒂哈尔,放弃最稳妥的进攻战术。

    问题是,蛮军有实力歼灭21军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虽然21军的名声远不如77军,但是作为共和国的战略反应部队,21军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更要命的是,驻守格蒂哈尔的是蛮军第二集团军,即便挂着集团军的名号,整体实力远不如第一集团军与第三集团军。3个蛮军师,哪怕其中2个是主力师,别说歼灭21军,能不能打残21军的1个战斗旅都是个问题。

    如果裴承毅对21军没有绝对信心,也不会让24军直接开往达尔彭加。

    可以说,战斗打到这个地步,蛮军面对的是一个无解的战局。

    不是蛮军指挥官不聪明,而是蛮军的战斗力太弱。如果蛮军的战斗力稍微强一点,哪怕在吉申根杰方向上多坚持一阵,77军的突击行动就将受到影响,21军就无法顺利到达格蒂哈尔城外,蛮军就有足够的时间调整部署,甚至有足够的能力歼灭钉在巴哈兰布尔与帕德巴拉的空中突击部队,让第三集团军放心大胆的北上支援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从而在恒河北岸的战斗中获得绝对的兵力优势。

    战争没有如果,也不存在如果。

    在裴承毅等待前线捷报的时候,蛮度陆军司令古吉拉德却在考虑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拯救更多的蛮军作战部队。

    第一集团军肯定完蛋了,第二集团军也跑不了。

    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尽快把第三集团军救出来。

    从古吉拉德的考虑来看,他已经放弃了东部战场,甚至准备放弃包括加尔各答在内的东部大城市。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古吉拉德的想法没有错。让第三集团军的18个师在东部地区死守,结果只会损失34万军人。在战争动员还未到位的情况下,34万军人比任何一座大城市,甚至比整个东部地区都要重要。换句话说,丢掉第三集团军,蛮军东部集团军群将无兵可派,到时候不但守不住加尔各答,连更重要的兰契c巴特那等地都守不住。看得更远一点,即便能够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战争动员,获得180个新编师,在缺乏主力作战部队的情况下,蛮军很难在瓦拉纳西以西与兰契以南建立新的战略防线,也就无法阻止华队向蛮度内地挺进。

    站在古吉拉德的角度,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战略防线。

    只要争取到了时间,完成战争动员,组建更多的作战部队,丢掉的东部地区迟早能够打回来。如果为了东部地区赔掉所有主力作战部队,失去阻挡华队挺进的力量,最终沦陷的就不仅仅是东部地区了。

    决定解救第三集团军后,古吉拉德开始调整部署。

    除了让第三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向加尔各答集结c留下二线部队缠住巴哈兰布尔与帕德巴拉的空中突击部队之外,古吉拉德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兰契附近的部队下达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的消灭空降153旅,为第三集团军提供前往瓦拉纳西的地面通道。

    古吉拉德意图拯救第三集团军的迫切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