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争夺焦点(第3/5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然不甘落后。从14点到17点的3个小时内,陆航的d一26b出动600余架次,投掷弹药近2000吨。虽然陆航攻击机群的弹药投掷量不如战术航空兵,但是d一26b全是在超低空活动,以目视方式发起攻击,打击效率要比那些在数千米高度上投弹的战术战斗机高得多。某些时候,d一26b甚至能够在侦察兵的配合下,消灭从山间小路渗透的蛮军小股部队。更重要的是,d一26b提供的火力支援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能够对进攻的蛮军进行持久压制,而不是投下炸弹就返航,更有效的拖延了蛮军的进军速度。与战术航空兵相比,陆航低空攻击机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出色的战术部署能力。受空地理条件与地勤保障能力限制,战术航空兵基地集中在山南地区,仅在尼泊尔与孟加拉国有3处前线基地,平均作战半径在800千米左右。因为d一26b具有垂直起降能力,对地勤保障要求很低,可以部署在野战机场。如果适当减少载弹量,还能进一步降低要求,只需要一块空地就能起降,所以陆军低空攻击机能够靠前部署,平均作战半径在400千米左右。缩短作战半径,降低地勤维护等级,等于提高作战效率,增强了作战部队的出动能力。

    在支援空降153旅的作战行动中,陆航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战场支援能力。

    傍晚前,海军舰载航空兵也加入了空中支援行列,担负起了阻击兰契南面蛮军的作战任务。

    只是与最后参战的支援力量相比,不管是空军的战术航空兵c陆航的低空攻击机c还是海航的舰载航空兵,都显得相形见绌。

    入夜,到达恒河河口西面海域的舰队投入战斗。

    获得了弹药补给的12艘巡洋舰与36艘驱逐舰在75分钟内向兰契附近的蛮军集结地点投掷了15000吨炮弹,密集的弹幕对5处蛮军集结地点来回覆盖了3次。据战后从蛮军获得的资料,在这75分钟的持续炮击中,在5处地点集结c准备攻打兰契的近6万名蛮军官兵中,12000余人被炸死c20000余人负伤c还有大约7000名官兵失踪。也就是说,48艘战舰用60门电磁炮在75分钟之内消灭了三分之二的蛮军。要知道,在此之前持续数个小时的空中打击也只消灭不到20000名蛮军。

    更令人生畏的是,持续炮击之后,舰队炮火还断断续续的持续了近4个小时,直到23点45分才因为弹药耗尽而终止。

    对空降153旅来说,舰队提供的5个小时准备时间显得尤其关键。

    在这5个小时内,负责进攻的部队不但利用陆航提供的空中支援(舰队担负起遮断任务之后,陆航就转为轰炸兰契)消灭了兰契城区内的残余蛮军,由李东石亲自指挥的3个营还在兰契北面建好了环形防御阵地。

    最重要的是,运输机群在夜间为空降153旅送来了大约3000吨弹药。

    为了减轻空降153旅的防御作战压力,陆航还从十分紧张的垂直空运力量中抽调了12架dz一25c,接走了100多名伤员。这些涂着医疗标志的dz一25c还为空降153旅的战地医院送去了大量急救药品与2套远程遥控外科手术设备。

    从整个战局来看,为了支援空降153旅,其他方面的作战行动都受到了影响。

    空军的战术支援能力本来就很吃紧,开战前还抽了3个战术航空兵大队去执行寻歼蛮军导弹发射车的作战任务,结果提供给空降153旅的支援力量增加了2倍,自然会对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别的不说,54军就不得不在下午的时候放慢推进速度,用自身的炮火解决空中支援减少带来的问题。

    调整陆航作战安排带来的影响更严重。如果不是77军的先头部队攻占了阿拉里亚,解除了焦格伯尼受到的威胁,24军提前4个小时在瑟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