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出鬼没(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那些本来就对政府不满的平民会怎么想?

    从政治角度出发,蛮军必须在加尔各答打一场大仗,而且越惨烈越好。

    只要能够激发蛮度民众的抵抗意志,别说毁掉一个加尔各答,就算毁掉十个加尔各答也在所不惜。

    得到总理的支持后,古吉拉德命令加尔各答的11个步兵师就地组织防御。

    准确的说,蛮军要守的不是加尔各答,而是加尔各答城市群。除了加尔各答之外,还有豪拉c加普里奇与坎宁港,其中豪拉是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加普里奇是人口为30万的中型城市,坎宁港则是人口10万的港口城市。

    在古吉拉德排兵布阵的时候,鲁拉贾帕尼向西孟加拉邦政府与加尔各答市政府下达了紧急战争动员令,要求两地政府配合守军,积极动员适龄人员参与城市防御作战,组建更多的作战部队。

    与波卡罗钢城不同,加尔各答守军严重缺乏武器装备,连枪支都不够。

    能够动员的,只有一些没有战斗力的青壮年劳力。当然,对于城市防御战,特别是在需要构筑外围防御圈的情况下,劳力也是很重要的战斗力。

    因为蛮军的动员并不迅速,所以裴承毅没有立即发现加尔各答方向上的变化。

    直到14日夜间,裴承毅才注意到,应该离开加尔各答的蛮军没有离开,甚至没有离开的迹象。虽然这一情况引起了裴承毅的重视,让他猜到蛮军会死守加尔各答,但是裴承毅当时并未认识到,蛮军会动员上百万市民参与防御作战。

    这也不能怪裴承毅,因为14日当天的重点在兰契。

    瓦拉纳西的战局稳定下来后,裴承毅原本打算集中力量消灭第一集团军,为此调整了支援力量。结果第一集团军的表现差强人意,根本不需要出动多少支援力量。发现从波卡罗钢城出发的3个预备师逼近兰契后,裴承毅再次调整支援力量,重点支援空降153旅,阻滞蛮军增援部队。

    14日下午,第二支增援部队离开波卡罗钢城。

    蛮军摆出了强攻兰契的架势,裴承毅自然不回手软。

    出动空中力量阻击南下的蛮军后,裴承毅让舰队把炮火转向波卡罗钢城,重点轰击用来生产枪支弹药的军事工厂与钢铁厂。仅仅歼灭蛮军没有用,必须打掉蛮军的潜力,也就是动员能力。

    只是,火力打击不可能让蛮军停止前进。

    在增援部队遭到打击的时候,13日退守拉姆格尔的大约35000名蛮军在14日凌晨再次上路,并且在14日清晨到达兰契城外,开始攻打空降153旅的防御阵地。

    受此影响,裴承毅手里的大部分支援力量都放在了兰契。

    与空降173旅的情况一样,在作战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李东石不得不全线退守,只在主阵地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出动预备队攻击蛮军侧翼,迫使蛮军放弃进攻。李东石的战术意图很清楚:尽量拖延时间。

    万幸的是,攻打兰契的蛮军只有3万多,比攻打瓦拉纳西的蛮军少得多。

    战斗持续到16点左右,在付出了近2万名官兵伤亡的惨重代价后,蛮军开始向拉姆格尔撤退。虽然包括张志骐在内的营长都要求发起反击,就算不攻占拉姆格尔,也要歼灭更多的蛮军,减轻战斗压力,但是李东石没有下达反击命令,而是让各个营抓紧时间抢修受损的战车,救治伤员。李东石不是不想发起反击,而是没有办法发起反击。白天的战斗中,空降153旅拼光了所有炮弹,如果发起反击,就只能依靠各个营自身的火力。虽然蛮军在白天的战斗中损失了2万多官兵,但是还有1万多官兵,真要拼命,肯定能够给反击部队制造不少的麻烦。

    这次,没有等李东石发出请求,前线指挥部就派来了运输机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