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弹开路(第2/5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肉之躯对抗炽烈的炮火。别说普通步兵,在如此猛烈的炮火面前,蛮军的装甲兵也得退避三舍。180千克级炮弹能够摧毁半径50米范围内的所有软目标与半装甲目标,就算是主战坦克,只要直接命中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即便是近失也会导致电子设备与观瞄仪器损坏。

    炮兵的持续打击能力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完美诠释。

    从12点30分到14点30分,炮击持续了足足120分钟,直到殿后的侦察兵离开蛮军阵地,炮击才嘎然而止。120分钟内,3个炮兵旅打出了55万发炮弹,投弹总量接近10万吨,相当于每个炮兵旅投掷了33000吨炮弹c每个炮兵营投掷了2357吨炮弹c每门电磁炮投掷了98吨炮弹,也就是说,平均每门电磁炮开火546次c平均每分钟开火455次。如此惊人的弹药投送量集中在阿格拉西面一块宽10千米c长20千米的区域内,弹药投放密度相当于每平方千米18万发,或者相当于每55平方米内落下1枚炮弹。

    炮击结束的时候,蛮军防御阵地已经面目全非,地面上积了一层厚达数厘米的石粉!

    如果不是到处都能找到炮弹留下的弹片,恐怕没人相信黑色的石粉下面就是蛮军防御阵地,甚至会认为那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灰。

    炮击结束后不久,蛮军阵地上又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非常猛烈的爆炸声。

    不是再一次炮击,而是突击部队留下来断后的侦察兵引爆了那些严重损毁,无法跟随大部队继续前进的坦克战车。虽然复合蓄电池使用的催化金属氢与特种炸弹使用的催化金属氢有很大区别,失稳爆炸时释放出来的只是氢原子之间的化学能,而不是氢原子核之间的核间能,爆炸威力要小得多,但是每辆坦克上有几百千克复合蓄电池,催化金属氢的总含量以克位单位计算(复合蓄电池的主要成分是让催化金属氢保持稳定的催化剂,所含的氢元素非常少,特种炸弹的爆炸装置中,氢元素所占的比例比复合蓄电池高了3个数量级),爆炸威力不可小觑。

    最后一辆坦克“自爆”之后,蛮军阵地上才安静了下来。

    过了好久,蛮军官兵才钻出地下工事,爬上地表阵地。

    确认突击部队已经走远,大部分蛮军官兵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抢救伤员,也不是加强戒备,而是向东面看去。

    那边,屹立着全球闻名的泰姬陵。

    阿格拉是蛮度最有名的历史名称,曾经是数个蛮度王朝的国都,除了闻名遐迩的泰姬陵之外,附近还有阿格拉堡c法塔赫布尔西格里c盖奥拉德奥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泰姬陵距离突击部队的突破口不到10千米!

    万幸的是,指挥炮战的是裴承毅,不是凌云霄。

    替凌云霄选择突击路线的时候,裴承毅就考虑到了泰姬陵。发生在加尔各答的事情证明,不管战争打成什么样子,只要没有让欧洲人关心的东西受到影响,欧洲国家就不会大肆指责共和国。毫无疑问,欧洲人不会关心那些在战场上作战的蛮度军人。在绝大部分欧洲人眼里,泰姬陵这样的蛮度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值得保护。为了避开泰姬陵,裴承毅为突击部队选择了一条较为曲折的前进路线,不然不会用2个小时跑完20千米的直线距离。如果让凌云霄做主,他肯定会直接冲过去,根本不管挡在前面的是蛮军防御阵地,还是那坐蛮度最有名的坟墓。

    泰姬陵保住了,阵地上的蛮军却倒了大霉。

    根据裴承毅的估计,因为选择曲折路线,突击距离延长,炮火覆盖范围增大,所以至少让上万名蛮军成了牺牲品。当然,裴承毅的这一估计有点不靠谱,因为蛮军的地下工事非常坚固,能够抵抗炮弹的间接攻击,所以阵地上的大部分蛮军都幸免于难,死于炮火打击的蛮军不到5000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