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 军长的担忧(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总理的位置上多干一界,然后再担任一届国家副元首,最后才让他成为国家元首。在此期间,肯定有一位过渡领导人,最佳人选肯定是顾卫民。

    果真让顾卫民接班,像罗少鹏这样的军长就得更加小心了。

    谁都知道,顾卫民是从国防部长迈向委员长的,而且在顾卫民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削减军费开支!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顾卫民是共和国最近几十年来,最懂得控制军费的国防部长,正是他在控制国防开支上做出的卓越贡献,才让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因为数次大规模战争而受到严重影响,正是如此,顾卫民才在王元庆的政府中获得了仅次于元首的大权,成为王元庆最重要的助手,但是对任何一名军人来说,顾卫民绝对是不受欢迎的舵手,因为在所有军人看来,正是顾卫民担任国防部长那几年,共和国的军事建设速度大大减慢,很多重要装备发展项目被裁减,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没能得到更大的提升。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顾卫民裁减掉了几个主要装备发展项目,共和队很有可能在蛮度战争爆发之前进入“电磁时代”,将针对美国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0年以上,而不是现在的5年。

    毫无疑问,顾卫民上台之后,肯定会大刀阔斧的推行军事改革。

    裁军肯定无法避免,减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很多正在进行的装备项目也会半途而废。到时候,失业的就不是几十万军人,恐怕还有几十万c甚至上百万军工企业的工人与科研人员。

    更重要的是,顾卫民不是颜靖宇。

    虽然在同一时代的领导人中,顾卫民的光芒远不如王元庆,而且一直受到王元庆的压制,甚至可以说,正是王元庆的存在,顾卫民才不得不在“二号人物”的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但是与颜靖宇相比,顾卫民的威望高得多,地位也高得多,影响力更加不用说。即便没有王元庆的支持,顾卫民也有能力推进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

    由此可见,顾卫民能不能上台,关键得看王元庆有没有能力在任期内做完该做的事。

    对罗少鹏这样的军人来说,结果与否都相差不大。

    如果王元庆能够在任期内完成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颜靖宇上台之前,就会有数十万军人不得不提前转业,大批将军失去手里的权力,被放到养老的位置上去。如果王元庆不能在任期内完成政治改革与军事改革,顾卫民上台之后,照样会有数十万军人转业,大批将军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不能去改变环境,就只能适应环境。

    在大背景已经明了的情况下,各主力野战军在战场上奋勇争先,也就不难理解了。

    换个角度看,罗少鹏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当初意气用事得罪了项铤辉,罗少鹏就知道前程难料。可是江山易改c本性难移,刚上战场,又得罪了裴承毅,那就不是前程难料的问题了。虽然罗少鹏知道项铤辉不是那种在乎个人恩怨的人,不然早就把他赶出了24军,但是罗少鹏并不清楚裴承毅的为人,只知道裴承毅将是下一任总参谋长。如果裴承毅是个小肚鸡肠的家伙,恐怕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24军安排新军长。

    这个想法,让罗少鹏心灰意冷。

    不过他没有放弃,因为他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一损俱损荣俱荣。

    作为少将军长,就算提前退役,罗少鹏也能终生领取国家的退役军人补贴,过上既清闲又安逸的生活。对24军的绝大部分官兵来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如果罗少鹏带着24军一起倒霉,让24军成为了首批裁减对象,那就意味着2万多官兵中,大部分将不得不提前脱下军装,丢掉饭碗。

    作为军长,罗少鹏或许可以在上级面前桀骜不驯,却必须对手下的官兵负责。

    从这个角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