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扩大化(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军刚把36军与37军换下来,还没有熟悉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的作战环境,按照傅卫民的报告,最快也只能在十五日南下。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就得有所准备。虽然39军的战斗力极为强大,顶得上36军与37军,但是越强大的部队越容易轻敌,越容易犯低级错误。再说了,我们把39军派到孟加拉湾沿岸战场上去,傅卫民以下的39军官兵肯定心存不满,认为用39军扫荡沿岸地区简直就是大材小用。只要产生这个想法,39军肯定会犯轻敌的错误。如果情况没有太大的变化,以39军的战斗力,最多就是吃点哑巴亏,还不至于被蛮军打得无法还手。我也相信,只要傅卫民尽快改正错误,39军不会让我们失望。关键问题是,按照我开始说的,如果蛮军发起全线反击,肯定会重点照顾39军,轻敌思想会让39军身陷囹圄。结果可想而知,拼死突围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全军覆没也不是没有可能。”

    袁晨皓的眉头迅速跳了几下,没想到裴承毅竟然想了这么远。

    “最好让39军减慢南下速度。”

    “你认为这是解决办法?”

    袁晨皓愣了一下,没有急着开口。

    “对我们来说,最幸运的就是还有七天时间。”裴承毅灭掉烟头,说道,“我认为,现在不但不能放慢进攻速度,还得加速。”

    “加速!?”袁晨皓吓了一跳。

    “对,加速!”裴承毅回答得很果断,“别忘了,我们手里还有38军与37军,如果实在有必要,还可以让凌云霄上去杀一场。兵力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使用这些兵力。还有两天,38军就能完全恢复战斗力,37军则随时可以投入战斗。我的想法是,把这两个军用到另外的方向上。”

    袁晨皓冷静了一下,等着裴承毅说下去。

    “如果用来守卫左翼防线,虽然两个军足够了,但是无法将两个军的战斗力完全发挥出来,而且防御作战也不是38军与37军的长处。再说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裴承毅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说道,“蛮军要想攻打我军左翼,就得在海得巴拉方向上集结兵力,在赖布尔挡住39军;用纳格普尔与阿姆劳蒂的驻军在纳尔莫达河与达布蒂河之间向西发起进攻,攻打由24军与36军守卫的铁路线,首先切断我军与大后方的联系;用阿科拉的驻军攻打普萨沃尔,牵制住27军或者21军;奥兰加巴德的驻军北上攻打嫩杜巴尔,拖住27军或者21军;孟买方向上的驻军则猛攻54军的左翼,让54军无法回防。打到这一步,蛮军只需要在任何一处地点取得突破,就能切断我军的后勤保障线,其他地点的蛮军则可以通过进攻消耗我军的作战物资。毫无疑问,就算我们把38军与37军派上去守卫后勤保障线,也很难确保绝对安全。只有进攻,才能瓦解蛮军的进攻。”

    “问题是,只有两个军,而且后勤保障已经非常紧张,如何进攻?”

    “这就是考验我们的地方。”裴承毅点燃了第二根香烟,说道,“如果只是一场辅助性质的进攻,完全可以按照上次突击新德里的打法,让37军或者38军抽出部分兵力组建突击部队,到蛮军后方折腾几天,让蛮军无法及时发起反击。只要盘活了一个方向,比如让纳格普尔与阿姆劳蒂的蛮军无法发起进攻,我们就可以抽调出一个军的兵力,在其他方向上发起反击,从而彻底瓦解蛮军的反击行动。这么打的好处非常明显,投入很少,效果很明显,只要突击部队携带三到五天的作战物资,尽量避免与蛮军主力交战,甚至不需要空投部队。当然,这么打的坏处也很明显,即突击行动只能解一时之急,从长远来看,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可能使蛮军调整其他方向上的防御部队,使今后的进攻行动更加艰难。”

    “也就是说,这个办法不可取。”

    “既然不可取,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