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分蛋糕(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系有所改善,但是并没消除两国的矛盾,只是延迟了矛盾爆发的时间。

    从表面上看,共和国与俄罗斯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贸易上。

    凭借广袤的国土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资源输出国,输出的石油(虽然不再是主要能源,但仍然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c煤炭(重要的化工原料)c天然气(主要用在化工领域与日常生活)c木材c铁矿石c铜矿石c稀有金属等重要资源占全球贸易总量的20以上。

    不得不承认,共和国需要俄罗斯的资源。

    虽然共和国也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从2022年开始,共和国国内生产与消费所需的大部分资源都靠进口。共和国大量进口资源的原因很复杂,比如持续半个世纪的乱挖滥采对资源造成的严重破坏,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国内资源产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攀升,严厉的环保政策对资源开采行业的限制,平衡贸易政策对进口的刺激作用等等。2024年,共和国全面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进口国。到2034年,共和国进口的资源已经是美国的184。

    从很大的程度上讲,共和国进口资源的成本超过了美国。

    原因无二,美国一直是资源进口大国,数十年内控制了全球主要资源产地,形成了由华尔街金融资本家控制的资源进口与生产体系。别的不说,在数得上来的几个资源出口大国中,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就有澳大利亚c加拿大与墨西哥,而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资源出口大国只有阿根廷,如同俄罗斯c巴西c南非c尼日利亚c刚果(金)c沙特阿拉伯c蛮度尼西亚等资源出口大国,都采取两头逢源的态度,在共和国与美国的竞争中获得好处。

    仅从争夺资源的角度将,全球大萧条对共和国有好处。

    大萧条时期,在全球市场对资源需求急剧萎缩的情况下,共和国借助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发展动力,不但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进口国,还利用“买方定价权”在资源定价谈判中取得了优势地位。特别是在王元庆出任国家副元首,全面调整政府结构,为政治改革做准备的时候,随着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力度下降,民族企业家与民族金融资本家迅速发展壮大,各产业与行业联合会的影响力得到实质性增强,共和国的民族企业在对外谈判中采取一致口径,迫使掌控大量资源的西方金融资本家不得不缴械投降。

    比如在2023年底,也就是全球经济见底的时候,共和国所有钢铁企业(实际上绝大部分钢铁企业受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已经把生产基地转到了越南c朝鲜c泰国c缅甸c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一致要求取消与三大矿业集团(巴西的淡水河谷c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与力拓)签订的为期20年的“长期价格协议”(实际上在2025年就将到期),以每年一签的方式确定铁矿石供应价格,并且要求2024年的铁矿石供应价格在2023年的基础上降低77(由每吨128美元降低到每吨295美元,铁矿石的盈亏点为每吨29美元)。与往年的铁矿石谈判相比,这次只持续了不到2个月,力拓就率先与共和国钢铁行业协会签署了合约,随后淡水河谷与必和必拓也签署了合约。毫无疑问,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铁矿石供应商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不签署合约,3家铁矿石供应商肯定会在2024年底倒闭。更重要的是,共和国的钢铁企业不一定要从3家铁矿石供应商手里购买铁矿石,早在2023年初就与三坚集团签订了按照每吨40美元采购铁矿石的长期协议价格。

    与铁矿石的情况一样,其他资源出口商也都盯着共和国的企业。比如在石油方面,自从共和国提出了“国家采购方案”之后,最初只有伊朗c委内瑞拉与尼日利亚与共和国签署了相关协议。2023年,共和国的化工企业在“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