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无核新时代(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考虑金钱,至少在他有生之年,国家将承担他的一切生活费用。名誉更是次要问题,如果不能为国家c为民族c为人民做贡献,就算拿了诺贝尔和平奖,也无法改变历史与民众对他的评价。

    在王元庆看来,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才最为关键。

    数个小时后,王元庆乘坐的“共和国空军一号”专机到达伦敦的希思罗国际机场。

    没有前来示威的群众,只有英国政府派来迎接他的官员。

    1月8日,国际核裁军大会“伦敦会议”正式召开。

    可以说,国际核裁军大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次大会。从2027年召开到2036年底达成初步协议,整整耗时10年。在这10年间,不但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规模最大的地区战争,大会还数次中断。直到2035年底,蛮度战争结束,在共和国与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国际核裁军大会才再次进入快车道。

    2036年7月,国际核裁军大会的40多个参与国首次就核裁军达成集体共识。

    全面销毁核武器不但关系到了全人类的安危,还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职责,只有全面销毁核武器,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人类世界的安全,也才能积极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各国均有义务做出积极贡献。

    看上去,这一共识没有多少约束力。

    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多少约束力,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一共识解决了国际核裁军的一个重大问题,即核裁军的法理依据。

    在此之前,因为各国在核裁军的基本目的与根本意义上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核裁军的法理依据一直受到质疑。比如俄罗斯一直坚持认为,全面销毁核武器不但不能确保人类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而会加剧人类世界的动荡局势,造成更加严重的灾难。从某个方面看,俄罗斯的看法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核武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维持国际格局的基石,积极主张销毁核武器的共和国与美国不但拥有全球大约七成的核武器,还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与战略防御力量,全面销毁核武器之后,没有哪个国家的常规军事力量能够与共和国c美国抗衡,使国际军事力量完全失衡。俄罗斯积极反对全面核裁军,也有其自身的安全问题,在绝大部分俄罗斯人看来,如果没有核武器,俄罗斯没有任何力量抵抗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陆军,国家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除此之外,法国也一直反对全面销毁核武器,因为核武器是法国作为政治大国与外交大国的基础。

    这些因素,导致国际核裁军会议驻足不前。

    直到蛮度战争结束,问题才出现转机。

    首先是共和国宣布大规模裁军,将陆军兵力由70万裁减到40万。这一举动让打消了俄罗斯的疑虑,因为40万陆军对俄罗斯的威胁要比70万陆军小得多。随后美国宣布在现有的基础上裁军8万,陆海空与陆战队分别裁减3万c2万c2万与1万。到2036年底,大约30个国家顺应国际潮流,纷纷宣布裁军。

    其次就是共和国与美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完全具备实战能力。

    虽然蛮度战争中,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没有获得表演机会,但是随着以天基拦截系统为主的c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第三阶段建设工程在2036年初全部完成,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能力达到新的高度。根据共和国国防部在2036年3月份公布的相关资料,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具备同时拦截2500个目标的能力,加上战区与战术防御系统,足以抵抗最大规模的战略核打击。

    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在2036年完全全面升级,建立起了以天基拦截系统为主的全面防御网络。虽然五角大楼没有公布相关的性能数据,但是按照外界估计,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至少能够同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