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政治斗争(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与顾卫民的最大分歧就在这里。王元庆坚持要在离任前完成最重要的工作,而顾卫民却认为不应该操之过急。

    见到李存勋的神色变化,王元庆笑了笑,说道:“现在你应该知道我与委员长的分歧了吧?当然,实际情况并不严重,我与老顾只是在前进速度上有不同的观点。实际上,我迟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也是因为老顾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搞的是改革,不是革命,也就不能酿成不可承担的恶劣后果。与其他改革相比,政治改革更需要来自民众,特别是来自普通民众的基础。如果说得详细一点,那就是民众的觉悟。换句话说,如果连民众多不认同民主政治,政治改革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元首,你的意思是”

    “实际上,我也犹豫过,甚至动摇过。”王元庆淡淡一笑,说道,“当然,你很清楚我的性格。今天上午,我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对我们来说,需要认清的不是政治改革失败的后果,而是失败的方式。后果很严重,我们不用去考虑,只需要知道,政治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就行了。那么,如果政治改革失败了,会以什么方式失败呢?以我国的基本情况,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即便政治改革失败了,在军队没有动摇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严重的国内动乱。也就是说,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绝大部分民众对政治改革彻底绝望的情况下,社会溃散将不可避免。这样的后果,我们能够承受吗?也许,中华民族不会因为社会溃散而灭亡,但是也将因此再次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不但民族复兴永无指望,所有中华儿女都将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

    一口气说完,王元庆也显得有点激动。

    李存勋将茶杯递了过去,他知道,元首的心情很不平静。

    “走到现在,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喝了口茶,王元庆继续说道,“不管前面有多大的挑战,我们都不能失败。要想避免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政治改革的进程,趁局面还在我们的控制之中,为国家制订一套相对完善的,能够不凭借任何个人威望,依靠集体智慧就能进行自我进步与自我完善的政治制度。实际上,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为什么坚持首先建立制度的原因。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肯定一个事实,那就是国家不能依靠领导人独裁式的决策。如果放眼全世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共和国太幸运了,幸运得几乎让人不敢相信。问题是,幸运之神会继续眷顾我们吗?我无法肯定,我相信,没有人可以给出肯定的答复。既然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就必须调整前进方向,必须建立起能够避免问题与纠正错误的制度。”

    “元首”

    “现在我回答你开始的问题。”王元庆控制住了激动的情绪,说道,“要不了多久,委员长就将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但是在此之前,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权将受到很大限度的削弱与限制。也就是说,今后决定国家命运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从所有共和国公民中选举出来的一群人。作为军情局长,你必须服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指挥。同样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你必须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李存勋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王元庆的意思。

    “现在明白我让你留下来的意思了吧?”

    “元首”李存勋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也许对我来说,这太难了。”

    “对谁都一样,没人感到轻松。”王元庆笑了笑,说道,“二十多年前,纪老发起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轻松过,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必须明白,后退的路已经堵死,只要我们不想沦落为三流民族,就只能迎难而上。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明白一点,你要做的只是把好最后一道关。虽然按照政治改革的最终目的,我们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个人的身上,但是在新的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