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局外人(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了解了很多。

    与他的判断一样,虽然王元庆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共和国的内部斗争并没消停,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有的矛盾多指向同一个终点,既2037年初的政权交接。

    一年多来,有件事情让裴承毅一直想不明白。

    按照他的判断,如果王元庆决心在2037年退出共和国的政治舞台,解决国内矛盾的时候,就应该采取怀柔政策,而不是继续他那一套铁腕手段。事实是,王元庆并没有以温和的方式解决内部矛盾,仍然坚持其一惯原则。最初的时候,裴承毅还认为王元庆将谋求第三届任期,因为只有他留下来,才能收拾烂摊子。可是很多迹象表明,王元庆根本没有第三次出任共和国元首的想法。

    直到2月23日,裴承毅才猛然醒悟。

    为了以最稳妥的方式达到目的,王元庆采用了最出人意料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王元庆的行动让裴承毅明白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政治改革开始的时候,共和国实际上远没有展现在外界面前那么强大,而是疾病缠身,就算用“病入膏肓”来形容也不足为过。

    想明白这一点,裴承毅就不难想到,政治改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再想深入一点,也就不难明白,王元庆在离任前搞出这么大的风浪,而不像是当年的赵润东那样静悄悄的离开c也不像纪佑国那样给继任者留下丰富的政治遗产,正是因为共和国的内部矛盾过分尖锐,必须尽快解决。当然,这也表明王元庆并不完全信任继任者,认为下任国家元首不会按照他的安排完成政治改革。

    到此,裴承毅不用继续猜测下去了。

    下任国家元首肯定是顾卫民,而且王元庆不太信任顾卫民。如此一来,颜靖宇将从国务院总理调任国家副元首或者全体代表大会委员长,由叶致胜出任国务院总理,林啸雷出任三军总参谋长。

    有一点还是让裴承毅想不明白,即王元庆如何确保5年c或者10年后,顾卫民能够把国家大权交给颜靖宇?虽然没人否认王元庆已经拥有当年纪佑国的影响力,而且5到10年后,王元庆仍然足够年轻,但是按照裴承毅的观点,除非万不得已,王元庆肯定不会在卸任后干预国家政务。也就是说,必须用某种制度约束顾卫民。如果王元庆考虑得足够长远,甚至有可能通过制度削弱元首的权力,从根本上杜绝由政权交接带来的政治动荡。

    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间23日上午,收看了新闻节目后,裴承毅的疑惑有了答案。

    王元庆确实考虑得足够长远,而且魄力惊人。如果“宪法修正案”全面落实,最终受到限制的不仅仅是顾卫民,甚至不仅仅是国家元首,整个共和国的政治体制c乃至最基本的政治基础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裴承毅一眼就看了出来,王元庆绝对会笑到最后。

    也许在外人看来,提出“宪法修正案”的时候,王元庆吹响了政治改革总决战的进攻号角。在裴承毅眼里,这却是一场早就策划好的战役,几乎所有优势都在王元庆的手里。裴承毅甚至相信,早在1年多前,也就是蛮度战争爆发之前,王元庆就为政治改革的最后决战做好了准备。

    不管列举出多少理由,只需要一件事就能证明裴承毅的判断:第三次军事改革。

    回想第三次军事改革,裴承毅不得不承认,王元庆的斗争能力太惊人了。

    虽然裴承毅并不否认第三次军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削减军费开支,为共和国总体战略转型服务,但是在看明了前因后果之后,裴承毅必须承认,第三次军事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整肃军队”。别的不说,通过这次军事改革,有点想法的军人都受到了“特殊对待”。比如裴承毅离开了总参谋部c章忠宪空军司令的职权受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