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最后一层面纱(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素,在大萧条期间积累下来的问题将同时爆发。

    后果如何,显而易见。

    为了鼓励出口,阿根廷政府不得不在各国纷纷撤除贸易扶持政策的时候,开始为国内企业提供巨额贸易补助。

    仍然以牛肉行业为例:2030年c阿根廷政府为国内的牛肉业提供了500亿比索的财政援助c并且替破产养牛场偿还了大约700亿比索的贷款,随后6年,阿根廷政府每年为牛肉业提供300到600亿比索的财政补助;如果以2036年的数据计算,相当于为出口的每头肉牛提供了1800比索(约合450元人民币)的贸易补贴,而出口到共和国的阿根廷肉牛的均价仅为12000比索(约和3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阿根廷政府提供的贸易补贴,相当于15的出口退税。

    巨额补贴,只能维系一时。

    阿根廷政府一边大肆补贴本国企业,一边向国际机构大规模举债。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到2036年底为止,阿根廷的外债总额为32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0,为当年贸易结余的1200。要命的是,在这3200亿美元的外债中,必须在1年之内偿还的短期债务就有850亿美元,而阿根廷当时只有4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按照最乐观的估计,阿根廷在2037年的贸易顺差只有300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来干预因素的影响,在2037年10月底之前,阿根廷将用掉最后一张外汇,然后宣告破产。虽然共和国已经在2037年初,伦敦会议之前做出承诺,将在必要的时候为阿根廷提供外汇援助,但是长此下去,肯定不是良策。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很不现实,即天上突然掉下块“馅饼”。

    如果按照正常的经济运转模式,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入死胡同。为了避免国家破产,阿根廷政府必须削减财政开支c降低财政赤字,并且维持贸易顺差,利用结余下来的外汇偿还国际贷款。问题是,要想削减财政开支就得减少贸易补贴,而没有贸易补贴,阿根廷的大部分企业都将破产,出口将大受影响,由贸易顺差变成贸易逆差,外汇收入减少,从而失去偿还国际贷款的能力。

    就算裴承毅不懂经济,也明白其中的玄机。

    万幸的是,天上确实掉了块馅饼下来,而且正好砸在了阿根廷的头上,就看阿根廷有没有胆量将其吞下去了。

    毋庸置疑,所谓的“馅饼”就是马岛上的稀有金属。

    如果真像宣传的那样,马岛上的稀有金属矿藏储量超过100亿吨,别说抵偿阿根廷的所有外债,就算所有阿根廷人都不劳动,也能依靠开采矿藏生活半个世纪。就算真实储量很可能只有10万吨,也价值数百亿美元,能够替阿根廷解燃眉之急了。

    当然,不管是谁,也不能否认一个民族的智慧。

    早在20年前,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就意识到了阿根廷发展模式的致命弊端,知道迟早要走入死胡同,不然不会从一开始就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只不过,当时阿根廷看重的不是马岛的稀有金属矿藏,而是上千亿吨石油。当然,石油变成稀有金属,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弄清楚这个道理,裴承毅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塞隆没有别的选择。

    事实上,整个阿根廷都没有别的选择。

    按照阿根廷现在的发展趋势,如果不能在年内解决外汇缺口问题,就算共和国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也只救得了一时,阿根廷迟早得宣告国家破产。虽然破产不等于灭亡,但是对阿根廷当局来说,国家破产就等于政治死刑。不管是塞隆,还是那些在阿根廷的现代化建设中牟取了巨大利益的当权者,都不会轻易丢掉手里的政治砝码,更不会轻易承认失败。为了利益,他们敢于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