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应对措施(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的j一14eacj一15fa等相对先进的战斗机,阿根廷空军将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取得优势,甚至能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威胁到英国远征舰队。

    布兰迪诺不懂军事,却不会怀疑杜奇威的军事才华。

    虽然杜奇威对局势的判断并没有n宣传的那么严重,毕竟现代战争拼的不是几样先进装备,而是整个军事系统,不管装备被动探测系统的战斗机有多先进,在数量有限c没有配套力量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对战局造成影响,如同50多年前使用“飞鱼”反舰导弹的“超级军旗”战斗机一样,不可能改变战争的结局。但是杜奇威也没有完全忽视共和国对阿军售造成的影响。除了由“海神”号运送的10多万吨各类军事物资之外,“军事援助”对阿根廷军民士气造成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按照杜奇威的分析,共和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点燃阿根廷全国上下的信心与斗志,让那些之前在战争问题上犹豫不决的阿根廷军民相信,得到共和国的援助,阿根廷将无往不胜,能够轻而易举的收复马岛,不用继续期待遥遥无期的谈判;二是解决阿根廷军队的燃眉之急,通过提供一批先进弹药,让那些之前持反对意见的阿根廷军人相信,共和国不是当年的法国,绝对不会在军售问题上掐脖子;三是通过此举传达某种信息,即共和国提供给阿根廷的武器装备非常有限,最多只能支撑一场规模不大的局部冲突,不会对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地位构成影响,也不希望由此引发一场大规模地区战争。

    毫无疑问,布兰迪诺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抛开所有表象,就能发现,共和国一直在施加影响,让南大西洋的局势处于某种非常微妙的状态,即两个超级大国的干预并没使局面明朗化,而是让局面更加模糊,谁也无法准确判断出最终结局。

    作为出色的政治家,布兰迪诺非常清楚王元庆这么做的原因。

    如果超级大国的干预使局面明朗化,不管是美国总统c还是共和国元首,都会因为本国利益受损,从而猜测更加极端的政策,使局势迅恶化,使两个超级大国直接对抗,最终使局势彻底失去控制,把一场原本不会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多大影响的局部冲突发展成一场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全球战争。

    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布兰迪诺也会这么做。

    事实上,美国至今没有直接介入英阿马岛争端,就是为了避免使冲突升级。

    问题是,布兰迪诺必须竭尽全力维护美国的利益,不能因为英阿马岛冲突而让美国受到损害。换句话说,如果马岛冲突让美国利益受损,就算布兰迪诺能够容忍,那些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国会议员也无法容忍,会想方设法的迫使总统采取行动,甚至想方设法的换上一个新总统。

    考虑到这个问题,布兰迪诺一点多轻松不起来。

    毫无疑问,采取行动之前必须搞清楚王元庆的底线,即在马岛争端中,两个超级大国的最大介入程度。如果不搞明白这个问题,哪怕双方尽量克制,也很有可能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使冲突升级。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冷战中并不少见。

    比如在美苏冷战期间,由美国参与的越南战争c以及由苏联参与的阿富汗战争,两个超级大国都划清了底线,以免因为某一方过度介入导致战争升级。

    要想搞清楚王元庆的底线,最直接明了的办法就是通热线电话。

    当然,通热线电话也是最愚蠢的办法。

    在布兰迪诺看来,只要白宫发出元首热线通话的信号,不等两人正式通电话,王元庆就能猜出美国总统的想法,从而在两国最高级别的接触中占据优势,让美国总统不得不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

    不能通热线电话,总得想个办法把信号送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