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第一枪(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虑组织纪律,完全靠实力说话的雇佣兵俯首贴耳。

    到达阿根廷之后,闵瑞麟就没有胡思乱想了。作为职业军人,他心里非常清楚,不管对上面的安排是否满意,只有活着回去,才有资格抱怨。

    数日之内,闵瑞麟不但调整好了状态,还让对他惟命是从的几百名雇佣兵进入了状态。

    4月19日夜间,474名突击队员到达里奥加耶戈斯军事基地。

    从这个时候开始,“华安军团”的指挥权交到了阿根廷陆军的手里。按照合同,除非阿根廷陆军没有能力为“华安军团”提供必要的作战物资,导致军团无法完成作战任务,不然在歼灭马岛驻军之前,“华安军团”将听从阿根廷陆军的指挥。

    按照阿根廷陆军派来的指挥官下达的命令,474名雇佣兵换上了阿军的野战迷彩服,拿起了阿军的单兵武器,每人还领到了一份拉丁语发音对照表。整理个人装备的时候,阿军军官禁止携带个人物品,而按照共和国陆军的规定,只要不影响作战行动c以及不对个人与他人构成威胁,官兵可以携带少量个人物品,引发了争执,如果不是军情局的协调人员及时赶到,恐怕争执将演变成武斗。

    登机出发的时候,闵瑞麟的情绪还未平静下来。

    与那些主要来自空降部队的退役军人一样,闵瑞麟压根没有想过交出个人物品。要知道,在总参特种部队,别说个人物品,战士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主战武器,根本不用过分顾虑军队的规矩。

    其他人的心情也差不多,大家多对阿根廷军方的无理要求感到不满。

    当然,这种不满随着机群到达马岛上空而迅速消散了。

    按照阿根廷三军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华安军团”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在夜间以最快的速度夺取阿根廷港机场,清理出一条能够让支线运输机降落的跑道,然后坚守到增援部队到达。如果有足够把握守住机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分出部分兵力攻打港区,能在增援部队到达前占领港区自然再好不过了。

    因为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守卫阿根廷港机场的英军不会超过1个营,所以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充分发挥突然袭击与突击部队单兵素质的优势,就能比较轻松的完成作战任务。至于要不要完成次要任务,就得由前线指挥官,也就是被400多名战士推选为军团总指挥的闵瑞麟决定。

    只不过,突击阿根廷港机场的行动并不轻松。

    别的不说,阿根廷港位于索莱达岛,也就是东福克兰岛。从后面这个名字可知,阿根廷港距离阿根廷本土比较远,运送突击部队的机群要么经过大马尔维纳岛c也就是西福克兰岛,再穿越大半个东福克兰岛将突击部队送到目的地,要么选择一条比较曲折的航线,绕过有英军驻防的西福克兰岛,从海面上空进入阿根廷港。毋庸置疑,制订作战计划时,阿军总参谋部就否决了前者,选择了后者。问题是,这些从国际市场上阻来的qz一25b的性能非常有限,在运载20名全副武装突击队员的情况下,最大作战半径仅有550千米,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作战半径还将大大缩水,而从里奥加耶戈斯军事基地到阿根廷港的直线距离为800千米。也就是说,就算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每架qz一25b只运送12名突击队员,也无法在到达阿根廷港之后返回里奥加耶戈斯基地。针对这一问题,阿根廷军方采用了一个非常极端的办法,那就是让qz一25b机群做“单程飞行”。虽然按照阿根廷军方的计划,机群到达阿根廷港之后,将就地获取燃油,但是对执行突击任务的闵瑞麟等人来说,要在至关重要的时候替机群寻找燃油,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出发前,闵瑞麟专门询问了充当联络员的军情局特工。按照军情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