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多方因素(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给乔治制造麻烦。

    回到首相官邸,乔治才开始着手相关部署。

    当然,对于远在大西洋另外一边的布兰迪诺来说,英国采取“比较克制”的立场,也比较符合美国的需求。

    战争爆发的时候,布兰迪诺正在睡大觉。

    被秘书从床上叫起来的时候,美国总统并未感到惊讶,因为cia等情报机构早就发出警告,断言战争将在4月30日前爆发。

    接下来数个小时内,布兰迪诺收到了很多消息,也让他对局势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依靠强大的军事侦察卫星系统,布兰迪诺知道的比乔治多得多,战争爆发后不久,布兰迪诺就收到了确切报告,得知运送突击部队的是数十架qz一25b,而且这些倾斜旋转翼飞机并没立即返回阿根廷,而是留在了斯坦利港。另外,在英国首相与下议院的议员争论该采取何种立场的时候,布兰迪诺已经掌握了阿根廷向马岛运送部队的方法,而且知道阿军的空运能力非常有限。

    与乔治通话的时候,布兰迪诺没有忘记提到如此关键的情报。

    不得不说,布兰迪诺这一招玩得非常高明。

    把阿根廷无法通过空运向登陆部队提供足够作战物资的情报告诉英国首相,肯定能让英国首相下定决心,敦促英国海军立即采取行动,在特遣舰队出发前,利用已经部署到战区的潜艇封锁马岛,伏击阿军的运输船只。虽然布兰迪诺这么做,已经帮了英国大忙,但是从根本上讲,这是在为美国利益服务,因为英国越快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越能迫使共和国做出让步,避免冲突演变成战争。换句话说,如果能够在特遣舰队到达之前击败阿军,共和国肯定不会继续冒险支持阿根廷的军事行动,而会以调解人的身份出面调停。因为英国掌握了主动权,所以在停战谈判中,阿根廷占不到任何便宜。只要迫使阿根廷接受既成事实,冲突就能在对美国没有太大损害的情况下结束。从长远来看,这场冲突肯定会改变阿根廷的对外政策,让阿根廷对共和国感到失望,从而投靠美国。只要美国在停战谈判中说服英国,不要过分损害阿根廷的利益,就能让阿根廷回心转意,除掉后院里的不安定因素。当然,这都是最理想的结果。以布兰迪诺的政治觉悟,不会对理想结果抱太大希望。

    由此可见,布兰迪诺仍然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政策。

    当然,战争已经爆发,美国政府不能继续保持沉默。

    20日上午,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与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先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任何涉及到美洲国家利益的问题都是美国的问题,美国绝不容许任何势力插手美洲事务,更不会允许任何损害美洲国家利益的事情发生;对于英阿马岛争端,美国仍然坚持一贯立场,敦促双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美国愿意为双方提供谈判场地,以及进行谈判所需要的一切便利条件;美国政府也号召全球热爱和平的人一同抵制战争,一同呼吁双方停止军事行动。

    因为当时全世界都在关注英国的行动,所以“美国宣言”没有引起重视。

    英国首相发表“战争宣言”之后,美国白宫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再次发表了一份措词委婉的声明,即美国对英国政府做出的战争决策深表惋惜,但是美国尊重英国为了维护主权与利益做出的决策,只是希望英国当局能够更加理性的对待战争,更加客观的考虑马岛争端的根源,以更加有效与合理的方式解决马岛争端。

    美国接二连三的表态,除了证明美国的存在之外,还在向共和国传达某种信息。

    当然,对于远在地球另外一边的共和国来说,“突然”打响的马岛战争也让10亿国民吃了一惊,只不过,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很快就引开了全国民众的注意力。

    新的选举法正式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