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被动局面(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算阿根廷输掉了这场战争,共和国也是赢家,而美国能够获得的好处将非常有限;至于裴承毅个人,肯定没人认为是他的错误指挥导致阿根廷战败,就好像没人会笑话一个孩子打不过拳王一样。如果美国决意抛弃英国,裴承毅就得有所保留,不但不能袭击美国舰艇,还应该放皇家海军一条生路,毕竟狗急了都会跳墙,更别说拥有数百年辉煌历史的皇家海军;真把英国佬逼急了,阿根廷肯定要为这场冲突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就表示共和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对裴承毅而言,如果将一场原本可以轻松取胜的冲突变成一场损失惨重的战争,就算打赢了,也没人认为他是首要功臣。

    在没有可靠情报的情况下,裴承毅只能依靠掌握的有限信息加以猜测。

    因为张孝珑已经肯定,cia已经收到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将根据获得的数学模型得出相似的分析结果,所以裴承毅有理由认为,美国当局肯定会相信岛上有储量惊人的稀有金属矿藏。

    在此前提下,美国肯定不会抛弃英国,因为阿根廷肯定不会投入美国怀抱。

    确定了大方向,才能决定应该做什么。

    非常可惜的是,裴承毅在大方向上犯了错误。虽然这不能怪他,不管换了谁,就算是王元庆,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但是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却非常重大,甚至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冲突的最终结局。

    站在裴承毅的立场上,首先得考虑美国会不会撕破脸皮。

    毫无疑问,美国撕破脸皮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皇家海军丧失了收复马岛的能力,也就是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遭到重创,无法从阿军手里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也无法掩护陆战队上岛。

    考虑到这个问题后,裴承毅接着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很明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南大西洋不是印度洋,阿根廷不是巴基斯坦,英国也不是印度,只要美国铁了心帮助英国夺回马岛,别说阿根廷拼命,就算共和国押上老本,把6支航母战斗群与几十艘攻击潜艇都派过来,也不可能击败拥有13支航母战斗群与数十艘潜艇的美国海军,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获胜。

    既然打不赢,就得设法将损失降到最低,让敌人付出最大的代价。

    产生了这个想法后,该做什么就很简单了。

    5月21日,在不能再拖下去的情况下,裴承毅给各作战部队下达了命令。

    按照他的部署,阿根廷空军与海军都将积极主动的展开进攻,以打击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为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共和国海军的8艘攻击潜艇均被派去对付特遣舰队。用华剑锋的话来说,裴承毅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在阿根廷输掉战争之前,把英国拖下水,拉皇家海军陪葬。

    可以说,裴承毅此举显得很悲壮,甚至让人觉得他发疯了。

    事实上,悲壮确实不假,可裴承毅没有发疯。

    在肯定打不过对手,也就是守不住马岛的情况下,保存阿根廷空军与海军的战斗力绝对不是维护阿根廷国家利益的好办法。别的不说,不管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多先进c阿根廷海军的潜艇多厉害,要不了20年就会落后,30年之后肯定会全部淘汰。因为阿根廷没有严重的周边威胁,所以其军事力量的主要任务就是收复马岛。既然无法收复马岛,也就没有必要保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事实上,在2016年之前,阿根廷的军事力量非常弱小,别说收复马岛,连国境线都守不住。

    从长远来看,维护阿根廷国家利益的唯一办法就是争取到拉美国家的同情。

    说简单点,就是让所有人记住2037年5月份发生在南大西洋上的战斗。为此,阿根廷空军与海军的将士必须像圣马丁那样,用无比的勇气去面对强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