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政治进程(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运气太好了,好到有点难以理解。要知道,如果按照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出明君的几率计算,共和国连续迎来了三位奋发图强的元首,可能性不到百亿分之一,也就不具有可持续性。不管是谁,都无法保证下一任c或者下下任c或者今后不会出现一位利用制度漏洞独揽国家大权的元首。真要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灾难。不要忘了,不到一百年前,出生在奥地利的那个疯子就把整个西方文明带入了毁灭的边缘。”

    “也就是说,必须弥补体制上的漏洞。”

    “光堵上漏洞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漏洞太多了,根本堵不了。”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明白了李存勋的意思。

    “只有彻底改变,才能解决所有问题。当然,这种改变必须是温和的是,不然元首不会花十年时间做一件事情。”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只要宪法修正案在全民表决中获得通过,我国的政治体制就将发生根本转变。按照我的理解,只要没有出现对民族存亡构成威胁的外来侵略,我国的权力重心将由元首府转移到大会堂。全体代表大会的组成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除了按照比例由各省级行政区直接选举代表之外,还将提高政治协商大会的影响力,并且通过全国直选产生政治协商大会成员。总的来说,从下届政府开始,除了元首之外,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都将成为共和国最重要的权力机构。更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有弹劾元首的权力。”

    “弹劾元首?”

    李存勋点了点头,说道:“这是现在争吵得最厉害的事情。按照元首的意思,要赋予公民权力,就得让公民拥有对付统治者的终极武器,那就是弹劾统治者。只是,包括委员长在内的众多高层都反对赋予这一权力。委员长的意思是,最好通过全民表决来弹劾元首。毫无疑问,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说简单点,如果按照委员长的意思办,政治改革的结果就是让我国成为第二个泰国个由街头政治主导的国家。委员长肯定知道这个办法行不通,只是不好直接反对元首,所以才不得不提出这个建议。总理的意思是在元首府加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c以及代表大会加协商大会的最高立法机构之外成力第三个权力机构,即最高法院加最高检察院的最高司法机构,弹劾元首的权力赋予最高法院,而不是代表大会,从而在权力机构间形成平衡。看上去,总理这个提议有可行性,美国就是最好的例证。问题是,共和国不是美国,共和国的国情c文化c信仰c风俗c思想等等,与美国都截然不同,在美国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在共和国不一定行得通。事实上,总理这个提议的最大问题就是,现在的最高法院与最高检察院都是向元首负责的,怎么可能让其弹劾元首呢?在政治改革完成之前,也就是代表大会与协商大会的地位得到巩固之前,赋予最高法院独立地位都将使政治改革受到威胁。”

    “也就是说,只有在下一轮改革的时候,才能提高最高法院的地位。”

    李存勋笑了笑,说道:“你的反应还是挺快的嘛。确实如此,元首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元首为什么倾向于选择委员长呢?”

    “你觉得,总理是最好的选择?”

    裴承毅没有开口,他可不想表明政治立场。

    “总理确实很有理想,却不懂得变通,而且思想过于激进。再说了,能在十年内完成政治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为后面的改革打下基础,除了非常幸运之外,与我们在这十年内参与的战争有很大的关系。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c还得算上半岛战争,元首能够完成政治改革吗?别说搞改革,能够在元首府里住满十年都个了不起的成就了。毫无疑问,在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