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十字路口(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国不会谋求改变与俄罗斯关系的现行状态,也不会做出任何会损害两国关系的事情,为此在2030年之后,共和国当局连续3次拒绝了蒙古的回归要求,并且一再限制共和国的民营企业在蒙古的经营活动。但是共和国越是刻意淡化与俄罗斯的矛盾,越是让俄罗斯当局不安。用俄罗斯国家杜马的一名议员的话来说:共和国敢于干掉一亿多日本人,能够向拥有十七亿人口的印度开刀,肯定不会在吞并西伯利亚(准确的说应该是远东地区)的问题上有所顾虑。

    事实上,20多年来,俄罗斯一直在加强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

    半岛战争之后,俄罗斯加快了巩固远东地区的战略步伐。2027年,从秋明到共青城的第二条贯通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铁路干线开工,虽然俄罗斯当局宣称将在20年内,投入数万亿卢布修通该铁路,但是工程的实际进展要快得到,到2037年初已经分段通车,预计在2040年之前就能全线通车。也就是说,原本计划用20年修通的铁路,实际上只用了13年,为此俄罗斯当局将多支付4700亿卢布c也就是计划工程款的30的费用。显然,俄罗斯当局非常重视这条铁路,而根本原因就是俄罗斯当局对共和国的高度担忧,认为共和国在解决了其他周边问题之后,会将矛头对准俄罗斯。

    事实是,面对共和国的威胁,俄罗斯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虽然没有人否认俄罗斯拥有毁灭任何一个对手c甚至整个人类的实力,但是更没人否认共和国的战略打击实力,以及战略防御实力。因为俄罗斯的国家防御系统远没到具备实战能力的阶段,所以在比拼战略力量的时候,俄罗斯的差距太明显了。也就是说,除非俄罗斯的领导人愿意承受全民族灭绝的风险,不然不可能在与共和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对抗中使用核武器。当然俄罗斯当局也有理由相信,在有限核威胁的情况下,只要共和国当局把美国视为头号对手,就不会冒着本土几十个大城市遭到核打击c损失几亿人口的风险,向俄罗斯发起战争。

    正是如此,俄罗斯应对共和国威胁的主要办法还是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

    俄罗斯当局没有在半岛战争c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中过分指责共和国,甚至暗中支持共和国,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简单点,共和国与俄罗斯既有矛盾,又有合作。

    矛盾方面,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地缘政治。

    虽然共和国与俄罗斯的边境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只剩下半个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两国在众多热点地区都存在矛盾。比较有代表性就有三个地区,一是中亚c二是南美洲c三是中东。中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虽然共和国在大萧条时期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在中亚地区很有作为,但是随着大萧条结束,俄罗斯经济好转,局面再次变得对俄罗斯有利。别的不说,乌兹别克发生军事政变之后,上台的临时政府总理首先访问的不是北京,而是莫斯科。南美洲的情况则截然相反,虽然俄罗斯早就开始向该地区渗透,但是该地区终究是美国的后院,俄罗斯的影响非常有限,就连委内瑞拉也在几年前投入了共和国的怀抱。随着马岛冲突结束,共和国在该地区的影响会大大增强,原先那些投靠俄罗斯的国家都会重新做出选择。

    真正悬而未决的就是中东地区。

    毋庸置疑,中东地区的老大仍然是美国。

    伊朗战争之后,美国倾尽全力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促进巴以和解。看上去,美国这一举动是在战略退缩,事实上却是以守为攻。

    当时共和国与俄罗斯风头正盛,仅共和国就把军火卖给了沙特阿拉伯c卡塔尔c阿联酋c科威特与阿曼,算是一直在向共和国购买武器装备的叙利亚与埃及,除了黎巴嫩c约旦与伊拉克没有向共和国购买过武器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