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复杂化(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实上,伊朗的改革在2024年,也就是伊朗战争结束后就开始了。

    当时,伊朗百废待兴,除了粮食供应勉强能够自给自足之外,其他所有资源都需要进口,因为炼油厂遭到严重破坏,就连成品油都需要进口。可以说,6000万伊朗人必须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毫无疑问,要想重建,就得依靠国际援助。因为美国确实理亏,所以在伊朗进行重建的时候,美国并没横加干涉。当时,除了美国之外,包括所有欧洲国家在内,大部分国家都为伊朗提供了援助。当然,绝大部分国家只是象征性的提供援助,连英国c西班牙等发达国家都只意思了一下。

    真正帮助伊朗进行战后重建的是共和国与俄罗斯。

    虽然共和国与俄罗斯在伊朗发展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毕竟两国都想借伊朗进入中东地区,但是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即伊朗国内改革方面,两国的态度是一致的,毕竟不管是共和国还是俄罗斯,都受到了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威胁,如果能够消除极端组织的最大靠山,就能从根本上改善国内安全状况。为此,共和国与俄罗斯提供援助的时候,都明确表示,伊朗必须进行改革。

    当然,说到具体的改革措施,共和国与俄罗斯就有矛盾了。

    俄罗斯的想法简单直接,那就是伊朗当局必须从政治改革开始,先纠正政治错误,再发展经济。共和国的想法却很委婉,即首先解决6000万伊朗人的生存问题,在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再考虑政治改革。虽然在外界看来,俄罗斯与共和国都在应用自身改革的经验,因为俄罗斯就是在一夜之间成立的,并且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政治改革,等国家挺过政治改革的镇痛之后才开始经济改革,共和国走的则是截然相反的道路,先搞经济改革,等到经济改革收获成果之后才搞政治改革。但是从本质上讲,两国不是在推行改革经验,而是在争夺伊朗利益。原因很简单,如果按照共和国的方案做,谁想控制伊朗,谁就得投入更多的本钱。毫无疑问,俄罗斯没有足够的本钱,与共和国拼资本,肯定会输得很难看。为了国家利益,俄罗斯只能设法在伊朗制造点麻烦。

    问题是,谁也不能忽略伊朗当局的选择。

    共和国与俄罗斯提出重建建议的时候,伊朗当局就看穿了两个“盟国”的意图。摆在伊朗当局面前的选择非常棘手,事实上不管投靠哪一方都得进行政治改革,区别只是早改与晚改。毋庸置疑,对当时仍然把持着伊朗的最高精神领袖来说,最好是别提政治改革,如果必须得改,那就越晚越好。

    如此一来,共和国与俄罗斯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伊朗当局已经做出了选择。

    这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在2025年到2030年间,伊朗换了11位总统与17届政府的根本原因。伊朗采用了共和国的重建建议,却在政策上倾向俄罗斯。也就是说,伊朗当局想借助共和国的帮助完成战后重建,再利用俄罗斯的影响来抵制政治改革,最终既得到了共和国的援助,又避免了政治改革。毫无疑问,伊朗当局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因为主导重建与改革工作的是伊朗总统,至少名义上是伊朗总统,所以在共和国非常不爽的时候,伊朗当局就用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来应付共和国。显然,应付不可能持续太久。进入21世纪的第四个10年,共和国的耐心终于用光了。随着共和国以伊朗当局没有兑现保护共和国商人在伊利益的承诺为由,不但终止了对伊无偿援助,还暗中限制国内商人去伊朗投资。正是共和国的愤怒之举,使伊朗的第一次改革以失败告终。因为这场持续了5年的改革充满了政治斗争与大国利益斗争,所以其改革本质反而不为外界所知。

    时隔8年,伊朗再次开始改革,问题就没有这么复杂了。

    虽然在包括绝大部分西方媒体在内的大部分人看来,年仅六旬的伊朗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