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战略要地(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路支省首府奎达与信德省首府卡拉奇到瓜达尔港的两条双向铁路。因为这两条铁路不在最初规划之中(实际上,当时规划了从奎达到瓜达尔港的铁路,只不过是一条年运输能力仅有1000万吨的单线铁路),所以在共和国提出扩建计划之后,巴基斯坦当局并不买账。经过数年谈判,巴基斯坦最终同意修建这两条铁路,只是由共和国承担全部费用,并且补偿沿途民众的损失。

    可以说,如果不是日本战争迅速结束,共和国的战争开支远低于预期,以及王元庆正在积极谋划收复藏南地区的军事行动,甚至已经开始准备针对印度的战争行动,恐怕巴基斯坦当局就得为这种耍赖皮的行为负责了。

    当然,单独出资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能够极大的加快施工速度。

    因为担心收复藏南地区的军事行动会导致战争提前爆发,所以这两条极为关键的战略铁路都在藏南冲突爆发前通车。虽然为了赶进度,共和国为这两条铁路多付出了数十亿的工程款项,但是由此争取到的几年时间,为共和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印度战争爆发前,围绕着瓜达尔港与卡拉奇港的地面交通系统已经非常发达了。虽然在整个战争期间,裴承毅都没有考虑从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杀入印度的古吉拉特邦与拉贾斯坦邦,甚至没有向信德省部署共和国的地面作战部队,但是依靠高度发达的地面交通系统,送到卡拉奇与瓜达尔港的军事物质能够在24小时之内送到前线部队手中,有效的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为前线指挥官提供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事实上,这两条铁路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印度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讲,裴承毅在印度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把前线指挥部的部分设备送往瓜达尔港,想把后来的战区司令部设在瓜达尔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瓜达尔港拥有最理想的地面交通系统。

    这里必须重点提到从瓜达尔港到奎达的这条铁路。

    早在21世纪初,因为共和国进口石油的60来自海湾地区c进口石油的80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共和国没有能力控制马六甲海峡c八度海峡(位于印度半岛南端,是从霍尔木兹海峡到马六甲海峡的必经之地)与霍尔木兹海峡,所以在积极建设海军的同时,共和国必须谋求获得一条更加稳妥的能源运输通道。在此背景下,共和国为修建从巴基斯坦奎达到伊朗扎黑丹的铁路线提供了巨大帮助。事实上,共和国在瓜达尔港大兴土木,就是为了掩护从扎黑丹到奎达的铁路。

    加上后来的喀伊战略铁路,从共和国到伊朗的地面交通线就算打通了。

    正是如此,伊朗战争期间,大批共和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就是从奎伊铁路运入伊朗c送到伊朗军队手中的。因为巴基斯坦并没参战,而且美国当时还没有完全从阿富汗撤军,所以美军不敢轰炸巴基斯坦境内的铁路线,只能想方设法的瘫痪扎黑丹火车站,并且炸断伊朗境内的铁路线。根据一些没有得到过证实的民间传言,伊朗战争期间,共和国至少向伊朗派遣了一支规模在5000人左右的志愿工程部队,而该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从巴伊边境到扎黑丹的铁路线畅通无阻。万幸的是,在伊朗境内的铁路线不到50千米,而且沿途均是高原荒漠,被炸断的铁路很容易修复,唯一不好对付的就是美军使用的各种专门用来对付工程人员的传感器弹药。

    总而言之,这条战略铁路拯救了伊朗。

    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奎达是援伊的大后方,所以在巴基斯坦当局不肯出钱修建奎瓜铁路的时候,共和国投入数百亿元修通这条铁路,就是王元庆针对未来中东局势的一种前期战略部署。不管怎么说,王元庆没有理由相信,共和国能够在短短数十年内打造出一支能够与美国海军匹敌的强大海军。事实上,直到中东战争不再是悬念的时候,共和国海军的总体实力仍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