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结构性调整(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战争之后,除了共和国与美国之外,俄罗斯率先启动了重型制空战斗机的研制项目,就连法国也在努力拉拢几个欧洲大陆国家,想通过联合研制的方式开发“欧洲战斗机”。

    到21世纪40年代,j一16仍然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重型制空战斗机。虽然空军早在2035年年底就启动了j一16的替代战斗机,即代号x18的重型制空战斗机研制项目,并且在当年就向中航集团c中重集团与航空航天集团各支付了几亿元的项目启动经费,要求这三家有能力研制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军火企业拿出初始设计方案。但是在2037年,也就是林啸雷担任总参谋长之后,随着海军加入,空军单独研制重型制空战斗机的计划被取消,而且在谁主导该项目的问题上,空军与海军产生了严重分歧。

    虽然裴承毅当时已经去了物理实验中心,但是对这件事情还是有所了解。

    原因无二,与重型制空战斗机有关的几项技术由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验室负责,裴承毅正好参与了其中的一项开发工作。

    按理说,重型制空战斗机是空军的当家花旦,而且空军的采购数量远远超过海军,所以无论如何应该应该由空军主导,在空军型号的基础上改出海军型号。问题是,林啸雷当上总参谋长之后就提出了“大海军计划”,即在20年内,将海军规模扩充1倍以上,完全具备与美国海军对抗的实力。虽然该计划的现实意义非常大,按照王元庆的估计,两个超级大国共存的局面最多再维持30年,如果不能在20年内建立起世界一流的海军,共和国不大可能在全面战争中击败美国。但是林啸雷的做法过于霸道,而且思想过于激进。不管怎么说,在海军主导局面的情况下,总得给其他军兵种一点活路。

    闹到最后,该项目被国防部否决了,准确的说,是在顾卫民的干预下被暂时搁置了。

    顾卫民给出的理由很简单,j一16在20年代开发c30年代装备部队,足以服役到20年到30年,即在2050年之前,完全没有必要考虑更好的战斗机。虽然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开发周期长达10多年,甚至20年以上,但是不研制重型战斗机,不等于不开发新技术,很多与重型战斗机相关的技术,可以在其他项目中得到体现与应用,或者单独立项。事实上,搁置了重型战斗机的开发项目的同时,国防部批准了几个单独军事科研项目,并且在批准j一16的改进项目时,明确提到了几个技术指标,即通过改进j一16来推动新型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关键项目。

    如此一来,搞到最后,重任还是落到了空军身上。

    不管怎么说,j一16是由空军主导的重型战斗机,所以在改进j一16的时候,其主要作用的也是空军。

    因为国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j一16的改进项目得重头开始。

    在2039年底首飞的j一16的第二种正式批量生产型的编号为e,而不是在印度战争爆发前就已经开始研制的j一16c。虽然看上去,j一16e比j一16c更加先进,毕竟其改进时间比较晚,能够采用更多的新技术,但是事实上,j一16e应该是j一16c的缩水版本,其主要目的就是控制改进费用,即在以j一16a为基础进行改进时,改装成本不得超过造价的40。受此条件限制,很多计划用在j一16c上的先进设备,比如无源探测系统c全新的发动机,压根不可能出现在j一16e上。

    毫无疑问,这绝对不是空军想要的结果。

    问题是,在与总参谋部对立的情况下,空军只能依靠国防部,从而在装备研制与采购上尽量听从国防部的吩咐。

    作为国务院的部门,国防部在考虑装备发展项目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效费比。

    用国防部在审批j一16e项目时的评论来说,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