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能在成为上将之后获得更高的地位,特别是李东石,这个来自空降153旅c从普通士兵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将军已经创造了奇迹,而且是自裴承毅之后,少壮派军人的典型代表,今后的成就很有可能不在裴承毅之下。

    总而言之,裴承毅得在这10位指挥官身上多花点精力。

    虽然按照李存勋的说法,战争初期,最多投入4个战斗单位,即在伊朗投入2个战斗单位,在叙利亚与伊拉克各投入1个战斗单位,如果没有绝对必要,要尽量避免投入更多的地面作战力量。但是裴承毅心里非常清楚,就算受后勤保障限制,共和国不可能像印度战争那样动员几十万地面部队与美军在中东地区打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随着战局发展,最终投入的战斗单位很有可能不是4个。如果战局变得对共和国不利,又不能及时撤军,恐怕10个战斗单位都得用上。

    事实上,军情局的一些做法已经证明了裴承毅的担忧。

    按照刘晓宾提供的资料,共和国与伊拉克当局的谈判迟迟没有得出结果,主要就是双方在提供给共和国的军事基地数量c以及是否需要由共和队接管伊拉克的国家交通设施上存在分歧,而导致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就是共和国希望伊拉克当局全面配合,提供至少能够驻扎6个战斗单位的军事基地,并且根据战争需求调整交通运力,确保军事物资与作战部队的及时运送到位。

    也就是说,极端情况下,在伊拉克投入的战斗单位就将达到6个。

    不管怎么说,在伊朗与叙利亚各投入2个战斗单位不算过分。如此一来,10个战斗单位都有可能上场。

    问题是,裴承毅不能提前公布这个消息。

    他在这个时候召开视频会议,就是要把作战单位的事情确定下来。

    首批参战的四个战斗单位中只有2个确定了下来,一是罗少鹏的第二战斗单位c二是傅卫民的第九战斗单位,前者将派往伊朗c后者将派往叙利亚。部署在伊朗的第二支战斗单位与部署在伊拉克的战斗单位还没有确定下来。

    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万幸的是,最有可能制造麻烦的凌云霄没有带头起哄。

    讨论进行了两个多消息,裴承毅充分听取了各位参会人员的意见,了解了8位战斗单位指挥官的想法,并且其他人交换了观点。会议结束前,裴承毅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答应根据各战斗单位最近几年的表现,以及各种实际情况,挑选两个最适合前往中东地区作战的战斗单位。

    事实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裴承毅会选择凌云霄与李东石的战斗单位。

    前者一直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是南亚战区属下的作战部队。虽然第一战斗单位的司令部设在拉合尔,但是3个旅分别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的10多个军事基地内,其中战斗旅就一直在俾路支省活动,非常熟悉沙漠环境,与部署在新疆的第九战斗单位一样,为共和国陆军最擅长沙漠作战的地面部队。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与伊朗都是伊斯兰国家,第一战斗单位的2万多名官兵长期生活在巴基斯坦,对伊斯兰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入伊作战之后更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考虑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第一战斗单位支援旅所在地)以山地为主,伊朗西北部的库尔德人聚居区也是山地,所以第一战斗单位最适合在伊朗作战。袁晨皓没有首选第一战斗单位,名义上是该战斗单位驻地全在内陆,而第二战斗单位就驻扎在印度最大的军港内,在紧急出动的情况下,第二战斗单位能够更快到达战区。事实上,主要还是凌云霄资历太深,袁晨皓不见得使唤得动,而罗少鹏在印度战争期间犯了不少错误,如果不是项铤辉力保,恐怕早就退役了。也就是说,罗少鹏更加需要这次的机会,也就更有积极性了。

    后者最晚成立,装备状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