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第一张战略牌(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然,所谓的安全区的主权仍然属于伊拉克,而且安全区的官员也由伊拉克中央政府任命,共和队只负责维持治安。按照双方正在进行的谈判,20年后,再由库尔德人建立自治政府。

    作为补偿,共和国将按照谈判达成的最终协议,按年为伊拉克提供包括资金c技术与人员在内的基础建设援助,在20年内为伊拉克建立起现代国家基础,并且将伊拉克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因为援助问题涉及到民间投资,所以共和国政府不会参与具体建设工作。

    不管怎么说,这条消息公布之后,全球舆论顿时一片哗然。

    毫无疑问,在解决库尔德人的问题上,共和国采用了与西方国家截然相反的办法。

    数十年来,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西方国家,只会指责土耳其的极端民族政策严重损害了少数民族利益,然后通过制裁c禁运等等方式向土耳其当局施加压力,而没有从根本上寻找原因,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实质上看,民族矛盾除了体现在文化c信仰c风俗等意识形态方面,主要还是与生存资源,也就是土地c水源c矿产等等物质因素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物质基础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意识形态差距不会导致严重的民族矛盾。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与法国敌对了上百年,而导致两国敌对的主要问题都与物质因素有关;二战之后,德国与法国能够和解,并且联手建立欧盟,除了需要共同应对更加强大的威胁之外,与两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c导致决定民族生存的物质因素不再重要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看来,库尔德人问题与当年的索马里海盗问题有很大的相似性。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库尔德人问题,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帮助几个当事国发展经济,改变这些国家与民族生存的基础,从根本上缓解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大融合。

    共和国在伊拉克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虽然在伊拉克北部地区建立“安全区”与经济建设没有关,但是其他政策都是在帮助伊拉克发展经济。

    事实上,西方世界也不是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该消息公布后,nc法新社等西方新闻媒体就众口一致的宣称,共和国在中东问题上走到了西方世界的前面。

    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含糊其词,但是其中的酸味还是非常明显的。

    换个角度看,西方世界一直不肯在经济上做文章,与西方国家一直利用经济发展逼迫中东国家就范,以及控制世界能源有很大的关系。说直接一点,如果中东国家繁荣强盛,还会听西方国家的指挥吗?别的不说,如果阿拉伯世界具有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出20年就能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成为仅次于共和国c美国与欧盟的第四个大国,从而具备全球发言权。

    正是如此,在阎尚隆飞往德黑兰的时候,法国c德国c意大利等国驻华大使就紧急会见了共和国外交部的高级官员,表达了某种意义上的担忧。随后,俄罗斯的驻华大使也向共和国外交部提交了照会,希望共和国当局能够详细解释“伊拉克政策”。在阎尚隆结束中东访问之前,美国当局都通过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询问了共和国的外交政策,希望共和国能够在中东问题上采取比较稳妥的立场。

    不管这些外交词汇多么隐晦,都表达出了西方国家的担忧。

    当然,关注此事的肯定不止西方国家。

    阎尚隆在访问了德黑兰与大马士革之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共和国,在6月5日去了开罗,6月7日访问了利雅得c6月8日访问了安曼,到6月9日下午才结束中东之行,返回北京。

    在开罗c利雅得与安曼访问的时候,阎尚隆分别向埃及c沙特与约旦国家领导人解释了共和国的中东政策,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