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点悟(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谓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获得了元首给予的军事指挥权之后,裴承毅不但有权调动共和国的所有国防力量,还可以根据战争需要调动政府的力量。也就是说,在中东战争期间,裴承毅的权力仅次于顾卫民。正是如此,如果这场战争打输了,裴承毅就得承担全部责任。

    当然,裴承毅早就料到了这个结局。

    接受任命的时候,裴承毅没有犹豫。不管怎么说,他没有第二种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林啸雷不肯表明立场,与裴承毅的处境有很大关系。说直接点,如果需要表明立场,在顾卫民与颜靖宇还没斗出个结果的情况下,受李存勋等人影响,林啸雷只能支持颜靖宇,也就是支持采取战争行动。如此一来,按照共和国的军事指挥体制,林啸雷将成为介于顾卫民与裴承毅之间的军事决策者,也就是说,搞到最后,需要担责的不是裴承毅,而是林啸雷。作为总参谋长,林啸雷不可能不清楚这场战争背后的玄机,也不可能不清楚顾卫民的意图。

    说简单点,在林啸雷希望亲手打造共和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的情况下,裴承毅是颜靖宇的唯一希望。也就是说,颜靖宇要想在6年之后成为国家元首,首先就得争取与支持裴承毅,让裴承毅在军队c乃至在中央政府中有所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裴承毅没有受到拖累,很有可能在一年之后出任国防部长,或者是在总参谋部担任某个要职,成为颜靖宇最重要的助手。反过来看,顾卫民要想力压颜靖宇,首先就得扳掉他身边的人。李存勋不用多想了,除了一直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之外,他铁定会在一年后退休,到时候接任的刘晓宾肯定撑不起大局,军情局必定江河日下。可以说,裴承毅已经成为顾卫民必须想办法打压的关键人物之一。正是如此,顾卫民才会同意李存勋的提议,让裴承毅出任联合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并且给予裴承毅最高军事指挥权。说白了,只要打输了,裴承毅“不败”的神话就将破灭,而他的重要性自然大大降低。到时候,别说出任国防部长,能否得到重用都是个问题。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林啸雷的处境也非常尴尬。

    虽然压制裴承毅对他有好处,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林啸雷首先要顾虑的不是裴承毅这样的陆军将领,而是贾宝国那样的空军将领,因为按照王元庆定下的规矩,最迟6年之后,林啸雷就得把总参谋长的位置交给空军司令。更重要的是,不管怎么说,裴承毅已经是共和人的象征,是共和事力量的象征,而林啸雷也是共和人,打压裴承毅等于打压共和队,林啸雷不见得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不得不承认,当了几年总参谋长,林啸雷的政治素养提高了不少。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颜靖宇为什么要把裴承毅顶到前面去。

    因为大部分事情多是通过李存勋来安排的,而裴承毅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李存勋,说直接点,如果李存勋打算对付裴承毅的话,根本不需要绕真多的弯,所以裴承毅之前并没考虑这个问题。

    这几天的会议下来,裴承毅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很明显,在叶致胜都倒向了顾卫民,而阎尚隆又态度不明的情况下,颜靖宇要想在中央有所作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提拔一个既有能力c又有影响力c而且能够被全国民众接受的人才。毋庸置疑,裴承毅绝对是最佳人选。别的不说,只要颜靖宇提出让裴承毅出任国防部长,加上李存勋的影响力,顾卫民肯定没有办法阻挠。而颜靖宇要做的,只是在此之前,保住裴承毅的名声,别让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犯错误。也就是说,颜靖宇应该坚决反对让裴承毅去指挥中东战争,就算没有办法改变顾卫民的决策,也应该想办法为裴承毅争取到更多的有利条件。事实上,颜靖宇不但没有反对,也没有据理力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