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有条不紊(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力,恐怕全世界都没有一支部队在第十战斗单位之上。最保守估计,依靠叙军构筑了数十年的防御阵地,第十战斗单位能在戈兰高地方向上挡住10倍以上的以军,或者层层设防c最终退守大马士革,坚持到援军到达。

    虽然洛布林夫人不太懂军事问题,但是参联会的那些将军不可能不明白杜奇威的意思。

    半岛战争中,共和国就是让空降153旅在五老坚持了数日,最终导致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两个师全军覆没,连军旗都成了共和队的战利品(陆战1师与陆战2师的军旗至今都保存在共和事博物馆的战利品陈列室内)。印度战争中,又是这个空降153旅在兰契挡住了印军的撤退线路,为共和国陆军横扫恒河平原创造了机会。毋庸置疑,由空降部队转变而来的第十战斗单位绝对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此次指挥共和队作战的还是裴承毅。

    半岛战争是裴承毅的成名之作c印度战争是裴承毅的扛鼎之作,而中东战争会不会成为裴承毅的收官之作?不管会不会,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裴承毅不会轻易放过认为夺取胜利的机会,而且他会用最擅长的方式来取得胜利。

    裴承毅最擅长什么?

    几乎每个美人,特别是在2024年以后戴上将星的美国将军都知道,在大规模地区战争中,裴承毅的拿手好戏就是声东击西。用共和国的军事理论来说,就是在局部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取得最大限度的胜利。用东方的一个成语来说,那就是田忌赛马。

    杜奇威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让第十战斗单位参战,裴承毅肯定希望利用这支战斗力极为强悍c而且以防御作战能力闻名的部队守住南面的脆弱防线,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土耳其。只要能在一周之内打下安卡拉,推翻土耳其政权,顺带逮捕几名土耳其要员,共和国当局就能向海牙国际战争法庭提供更多“确凿有力”的证据,从而把土耳其当局钉上历史的耻辱架,为扶持一个亲华的土耳其政权提供法理依据。从军事上讲,干掉土耳其之后,裴承毅完全有理由用伊朗c伊拉克与叙利亚等盟国的军队来占领土耳其,然后集中兵力南下攻打戈兰高地,以帮助叙利亚收复失地为名对付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没有战略纵深,所以共和队攻上戈兰高地后,没人能够保证战争会在约旦河谷停住脚步。按照共和队的突击能力,用不了24小时就能从以色列的北面打到南面,彻底消灭这个犹太人国家。

    总的来说,这种先北后南的战术能够为共和国提供最理想的结果。

    问题是,洛布林夫人不是那种没有主见的人。

    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洛布林夫人提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即共和国为什么不首先对付没有战略纵深的以色列,而是要去对付国土面积大得多的土耳其。

    杜奇威没被难住,立即给出了三个理由。

    一是以色列国防军的战斗力比土耳其国民军强悍得多,实力不在共和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且以军控制着戈兰高地,拥有防御优势,共和队在进攻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麻烦。二是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而且以色列背靠地中海,很容易得到美国提供的战略援助,共和队在这边很难掌握优势。三是戈兰高地属于阿以纠纷,而且居住在戈兰高地上的不仅有叙利亚人,还有以色列人,在民族矛盾并没激化,或者说共和国没有拿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没有理由拿戈兰高地问题对付以色列。

    杜奇威的解释基本上让洛布林夫人感到满意。

    会议到这个时候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首先发言的是参联会主席,来自海军的四星上将。

    毋庸置疑,情况不是很乐观,却也用不着悲观。

    因为提前进行了动员,所以美国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