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不公平的赛跑(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能像半岛战争那样,用上万官兵的生命换取一场惨烈胜利,但是杜奇威更有理由相信,在民族文化等影响下,美国肯定会在共和国之前退却。

    不能打消耗战,就得集中优势兵力。

    问题是,土军不能指望,情况不会好到哪里去。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杜奇威必须站在裴承毅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

    裴承毅肯定清楚土军的情况,知道土军是软肋,是突破口。虽然裴承毅没有理由在扎格罗斯山区投入重兵,甚至不应该把土耳其当成重点打击对象,不然他也不会把第一支地面部队放在挨着叙利亚的沙漠里面,但是杜奇威有理由相信,裴承毅会在土耳其身上打开整场战争的突破口,利用土耳其来拖垮对手。

    换个位置,杜奇威也会这么做。

    说准确点,在土军没什么好指望的情况下,裴承毅只需要在北面投入1个战斗单位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就算裴承毅没有足够的兵力,他也会在部队上做文章,比如让最凶悍的第一战斗单位去北面,把第九战斗单位与第二战斗单位派往叙利亚,而让还没有到达战区的第十战斗单位当替补。在此情况下,土军几乎不可能挡住第一战斗单位的犀利进攻,就算不会土崩瓦解,也会被打得千疮百孔。

    到这个时候,如果杜奇威仍然没有作为,裴承毅就将掌握绝对主动权。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杜奇威几乎不敢去想。要知道,作为一个干掉了韩国c打垮了印度的战争专家,裴承毅肯定不会对土耳其当局手软。因为共和国国家元首已经获得了战争授权,而且共和国没有相关法律约束军队在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所以在条件允许,也就是不会付出更大的战争代价的情况下,裴承毅肯定会一干到底,直接向安卡拉进军,把土耳其变成第二个韩国c或者第二个印度。在此结局下,土耳其能够成为第二个印度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共和国当局是以解决库尔德人问题来对付土耳其的,因此在推翻土政权后,共和国当局肯定会把附近的库尔德人全部转往土耳其,让土耳其陷入战乱之中,甚至借此机会肢解土耳其。当年,共和国为了独霸17亿人的巨大市场,没有肢解印度,并不等于不会对一个仅有几千万人的国家下狠手。

    走到这一步,就算南面的战斗对美国极端有利,即美军推翻了叙利亚政权c甚至推翻了伊拉克政权,获胜的也不是美国。

    也就是说,绝对不能让土耳其政权完蛋。

    为了达到这个面对,就得想办法堵住土耳其本土东南方向上的漏洞,也就得投入最先到达战区的2个旅,等于把之前的作战部署全盘否决掉。

    毫无疑问,对杜奇威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

    不管是谁,面对这样的选择,都会有所迟疑。

    5点30分刚过,史塔克发来了确切消息。侦察卫星确实受到了干扰,而且干扰源应该在伊朗东部卢特荒漠南部的某一地区,距离巴基斯坦不会超过100千米,距离瓜达尔港不会超过500千米。受干扰影响,美国的侦察卫星无法及时掌握巴基斯坦南部地区与伊朗东南部地区大约50处军事基地的详细情况,这其中就包括了共和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航空站,以及大约10个能够部署战术航空兵的空军基地。

    nsa给出的结论很直接,依靠这10多个基地,能够部署500架以上的战术战斗机。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nsa没有给出更加详细的分析结果,比如第一轮轰炸行动最快能够在什么时候开始,但是史塔克没有忽视这件事情。按照他的说法,干扰应该在4点前就开始了,如果共和国空军已经提前完成了部署,由第一批战术战斗机投下的炸弹将在6点之前落下。哪怕共和国空军没有提前进行战术部署,而是在干扰开始之后才开始进行部署,由战略航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