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全面军备竞赛(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洛布林夫人没有否认美国与共和国正在打冷战的客观事实,但是从一开始,她就坚持认为,共和国不是前苏联,美国没有理由用对付前苏联的办法来对付共和国。更加重要的是,共和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事实上也领先于美国。在总体局势不利的情况下,美国更不应该盲目的跟共和国展开全面军备竞赛,甚至不应该进行全面科技竞赛。数十年来,在民主党总统的主导下,美国一直在回避共和国的挑战,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在某些重要领域保持领先,而不是在所有领域都保持领先,为美国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问题是,洛布林夫人不可能提到民主党总统,毕竟现在是共和党执政。更让洛布林夫人头痛的是,她还不能直接反对加大军事投入,毕竟这是与共和党的衣食父母作对。如果洛布林夫人真像民主党总统那样,恐怕她连国务卿的位置都保不住。

    正是如此,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争论中,洛布林夫人连防御的机会都没有。

    会议结束前,在洛布林夫人没有反对的情况下,由兰德斯的国家安全顾问提议,通过了一项针对美国国防建设的临时性法案,其中两点最为关键,一是尽全力支持土耳其等美国盟国度过难关,二是在2041财年度将正常国防预算提高35,并且在今后的3个财年内陆续将国防预算增加到2040财年度的250。因为这个提议得到了包括两党国会领袖c两院领袖与几个主要委员会主席的支持与认可,所以获得国会支持已成定居,缺的只是让该法案正式生效了。

    对杜奇威来说,这不见得是坏事。

    虽然在这份非常关键的临时性法案中没有明确一定要帮助土耳其等盟国打赢战争,但是在该法案得到国会支持之后,杜奇威面临的几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别的不说,只要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划拨战争经费,五角大楼就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采购军火,加大前线投入,让杜奇威不再需要为兵力问题犯愁。

    只是,作为一名政治家,杜奇威非常清楚,这份法案将美国带上了一条不归路。

    从纯政治角度看,这份在后来被称为“军备法案”的临时性法案,从根本上确认了美国与共和国的冷战关系,正式将美国推上了军备竞赛的快车道。虽然从历史层面看,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冷战关系已经存在了20年,而且迟早会展开全面军备竞赛,但是在此之前,美国历届民主党政府都在努力避免与共和国进行全面军备竞赛,因为之前几位总统都知道,美国还不具备与共和国进行全面军备竞赛的条件。别的不说,布兰迪诺积极推动美国参加全面核裁军行动,并且竭尽全力让美国国会批准了《伦敦条约》,就是想借此避免与共和国爆发全面军备竞赛。对美国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在此之前的20年,共和国需要集中力量弥补国家综合实力中的短板,比如科学技术c社会文化与政治制度,因此也没有能力与美国进行全面军备竞赛。随着共和国在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超过美国c构筑起全球规模最大的“橄榄型”社会c政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等,共和国当局终于在一个最恰当的时候,向美国发出了全面挑战的信号。

    美国总统与国务卿争论的焦点就是美国要不要应战。

    作为军人,杜奇威不会退缩。可是作为政治家,他非常清楚,美国必须退缩。

    如果能够通过军备竞赛击败共和国,美国就不会在之前的20年中输掉那么多的地区性战争,丢掉那么多的盟国。

    在杜奇威看来,美国还得忍20年,等到电力革命结束,再迎接共和国的挑战。

    问题是,杜奇威现在只是军人,不是政治家,至少不是说得上话的政治家。

    对于美国当局的决定,杜奇威只能接受。

    白宫的会议结束后不到30分钟,以n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华纳兄弟公司(先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