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增援部队(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本土,清理工作正式开始。

    虽然在处理战争难民的遗骸时,清理队员遇到了很多问题,在第一批登陆日本的清理队伍中,近三分之一的队员精神崩溃。但是这是现实的,而不是在拍电影,也就没有那些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怪物。

    事实上,放射性污染造成的影响远没有电影与小说中说得那么恐怖。

    造成污染的主要是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而这些肉眼几乎见不到的尘埃会随着降水回到地面,然后渗透到地下,最终离开地表。因为日本地处北温带,常年受黑潮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降雨比较充沛,所以大约2到3年,放射性污染就会降低到不足以致命的地步,3到5年就能回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这比之前某些科学家提出的,日本需要20年才能恢复元气的预测短得多。

    第一支清理队伍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结论是,除了核设施废墟附近的放射性污染仍然严重超标之外,其他地区的污染已经降到正常水平。因为最后一批留在岛上的日本人在2030年年底之前就完蛋了,岛上幸存下来的动物与植物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清理队员上岸的时候,日本几乎是一个森林覆盖率接近百分之百的国家。

    因为关东平原的地理条件最好,而且受河流众多影响,环境也最好,所以清理工作首先在关东平原展开。

    当年年底,美国就为日本提供了第一批战略援助物资与重建设备。

    也就在这个时候,日本当局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日本人的规划,在第一个五年之内,不但要将关东地区建成能够满足所有日本人生活需求的粮仓,还要把东京建成一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

    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样,日本人再次开始了重建工作。

    与二战后的重建不同的是,因为严重污染区域分布得太广,而且非严重污染区域也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所以重建工作首先以清理废墟开始,而且重建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水泥这些最基本的原材料,都得从国外进口,能够在日本找到的,恐怕就只有淡水了,而且还得是那几天污染最轻的河流中淡水。正是如此,重建工作开始后,日本当局没有立即向本土移民,而是以轮换工作的方式,派遣建设人员返回本土展开重建工程。似乎是自我解嘲,日本当局宣称这么做,能够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一样,把新日本建设成世界上最美丽c最文明与最漂亮的国家。

    非常不幸的是,日本人的好日子只过了1年半。

    随着印度战争爆发,日本重建物资的主要产地遭到灭顶之灾,物资供应远远跟不上重建需求,重建工作被迫放缓。虽然日本当局有所预见,知道印度迟早会倒霉,在进行重建的时候,将距离本土很近的新岛规划为日本的第一个工业区,而且是第一个以生产重建物资为主的工业区,并且在印度战争爆发前完成了基础建设,但是仅仅一个工业区,根本不可能生产出足够全部重建工作所需的物资,而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不可能帮助日本生产如同水泥c钢铁这些初级工业产品。

    受印度战争影响,直到2040年中期,日本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才基本实现。

    2040年底,日本开始有计划的向国内移民。准确的说,是向“新东京市”移民。因为美国当局在“新东京市”的建设上给予了最大的帮助,所以日本当局准备在2042年7月1日举行的城市命名典礼上,将“新东京市”命名为“美日市”,以此象征美国与日本的深厚传统友谊。

    不管怎么说,在10多年前被打垮的日本正在站起来。

    虽然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到2065年只之前,日本都很难威胁到共和国,毕竟人口的恢复远没有城市重建那么简单。用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