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海上平台(第1/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海上平台

    “不是什么急事,我就在外面等了一会。”张孝珑放下带来的电子阅读器,非常自觉的去给自己冲了杯无糖咖啡,因为他对裴承毅推崇备至的龙井绿茶确实没有多少兴趣。“这是老刘发过来的,让我亲自交给你,说是帮得上忙。”

    “帮忙?”

    “阿勒颇刚刚遭到轰炸,损失不小吧?”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拿起那台阅读器。

    文字资料没有多少,主要是一些立体结构图。只看了几幅结构图,裴承毅就朝张孝珑投去了惊讶的目光。军情局特工笑了笑,示意裴承毅继续看下去。张孝珑只是传话人,根本不懂技术,也就无法替裴承毅做详细说明。

    裴承毅看到的是一个由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牵头,海陆空天与陆战队参与,由军情局负责联络与保密工作,代号为“鲲”的大型军事项目。从这个代号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海上军事平台项目。

    早在20世纪,就有人提出了建设“海上浮动城市”的想法。21世纪初期,美国海军率先提出了“海上军事基地”的设想,并且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炒得最火热的时候,甚至提出了“具体方案”,即以对接的方式,将5艘拥有200米直通甲板的驳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拥有一条1000米跑道c能够让130这样的战术运输机起降的海上基地。因为这样的海上基地对结构强度的要求非常高c容易遭到攻击c速度太慢c费用太高等等因素,到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之后,该设想就烟消云散了。

    问题是,“海上基地”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

    事实上,在相关开发上最积极的还是美国。

    伊朗战争期间,美国体会到了“孤军作战”的滋味。虽然依靠伊拉克的军事基地,美军不需要为部署问题发愁,但是伊拉克基本上是一个内陆国家,仅有的巴士拉港的吞吐能力非常有限,因为周边的科威特c沙特c卡塔尔等国要么不支持美国攻打伊朗,要么害怕遭到伊朗报复,均没有向美国开放港口,所以美国不得不在战争前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向伊拉克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使战争失去了突然性。正是如此,伊朗才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战争准备工作,共和国与俄罗斯也才有足够的时间有条不紊的为伊朗提供援助。严格说来,如果美国当时能够发起突然进攻,恐怕伊朗战争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受此影响,伊朗战争还未结束,美国海军就再次提出了建造海上基地的设想。

    与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不同的是,美国海军这次非常“务实”,从一开始就把“海上基地”订为准军事设施。说简单一点,“海上基地”不会靠前部署,更不可能进入战区,而是承担中转与投送作战部队的任务,也就是兵力投送平台。如此一来,除了继续采用组合结构的设计思想之外,还可以按照民用设施与民用船舶的标准进行建造,从而大幅度的降低建造成本与设计费用。按照美国海军估计,1座由5艘10万吨级驳船组成的“海上基地”的建造总费用不会超过300亿美元,如果为每个战区配备1座,则算上设计费用,单价不会超过400亿美元。虽然从单价上看,这绝对是最为昂贵的武器,但是从作战效能,特别是投送作战部队的效能上看,1座“海上基地”顶得上3支航母战斗群加上3支两栖突击舰队,效费比非常高。

    非常可惜的是,没等美国海军采取行动,伊朗战争就陷入僵局。

    随着美军攻占胡齐斯坦省,控制了霍梅尼港c阿巴丹港,物资运输工作迎刃而解,也不再需要“海上平台”了。

    当然,美国海军并没死心。

    不管怎么说,伊朗战争是美国当局为了消耗掉国内过剩物资打的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打赢。大萧条爆发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