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由守转攻(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面对共和国陆军仅仅持续了5分钟的炮击,美军的炮火“反击”持续了近15分钟,直到确实找不到“可疑”目标才结束。

    根据美国陆军的战报,在这场炮击中,为第7步兵师提供炮火支援的2个炮兵旅总共消耗了2300吨弹药。

    非常遗憾的是,美军的炮击无法持续,因为隶属于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的2个炮兵旅是在赶望锡瓦斯的途中接到炮火支援请求的,为了按照联合司令官的命令,及时赶到目的地,2个炮兵旅必须加快行军速度,所以在7月8日凌晨,也就是进入炮兵阵地前,2个炮兵旅无法再次为第7步兵师提供炮火支援。

    要命的是,第7步兵师的炮兵旅没能及时完成部署。

    按照最初的计划,第7步兵师的炮兵旅也将部署在迪亚巴克尔。随着共和国陆军在东面发起猛攻,迪亚巴克尔即将成为前线,所以杜奇威在决定让第7步兵师发起反击时,也让第7步兵师的炮兵旅向后方转移。虽然比起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的炮兵旅,第7步兵师的炮兵旅没有跑冤枉路,运输机群在到达迪亚巴克尔之前就接到了命令,转向飞往黑海沿岸的特拉布宗(特拉布宗省的首府,土耳其黑海地区有名的深水良港之一),但是特拉布宗并没有能够让第7步兵师炮兵旅进驻的阵地,所以在到达目的地之后,美军还得花不少的力气构筑阵地,最快也只能在8日上午投入战斗。

    当然,持续15分钟的炮击产生了很直接的效果。

    打跑了第十战斗单位的侦察部队后,美军继续前进。

    大概是没有料到美军会有这么猛烈的炮火,所以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李东石显得有点谨慎过头,没有继续对美军进行炮火压制。当然,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李东石并不是害怕美军的炮火打击,而是想取得更大的胜利。

    傍晚的时候,第7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到达了巴特曼西面大约15千米处。

    面对第十战斗单位的防线,美军没有继续前进。

    事实上,第十战斗单位并没有构筑传统意义上的防线,甚至没有修建足够坚固的防御阵地与防御工事。

    在改编的时候,共和国陆军的战术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严格说来,编制改革就是建立在战术革新之上的。如果没有新的战术思想,也就不可能有新的军队编制。

    与几十年前相比,共和国陆军最大的进步无疑是协同作战能力。这既包括了陆军内部各兵种之间的协同,比如装甲兵与炮兵c陆军航空兵c侦察兵等等部队的合作,还包括了陆军与其他军兵种的配合,比如与空军的合作。不管怎么说,陆军单打独斗的场面再也不会出现了。在协同作战的大背景下,除非局势极端不利,不然地面部队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防御作战。按照陆军在印度战争等多场战争中总结的经验,机动防御是最有效的防御作战方式。随着空降兵也装备了性能强大的装甲战车,机动防御作战理论日趋完善。由此可见,战术革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落实到现实中,机动防御作战的核心思想就是充分利用部队强大机动能力,以高速高效的战术反击瓦解敌人的进攻,也就是用进攻对付进攻,达到防御的目的。

    最初的时候,李东石很不适应新的防御战术。

    不管怎么说,他是空降兵出身的将军,更加擅长阵地防御。

    事实上,第十战斗单位的官兵也不大习惯新的防御战术。

    正是如此,第十战斗单位成立之后,一直在共和国的西南地区进行高强度训练。对于这个安排,用共和国陆军参谋长的话来说,训练一支擅长进攻的部队比训练一支擅长防御的部队难得多,所以才让空降兵去熟悉进攻战术。唐应龙的话也没有说错,毕竟在共和国陆军中,真正擅长阵地防御作战的就只有3个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