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方决战(第1/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方决战

    裴承毅联系苏劲辉的时候,杜奇威也正在与达扬进行网络视频会议。

    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美国才是联军的主角,土耳其与以色列都是配角,但是没有任何人否认以色列的地位,就算当不了主角,也是第一配角。西方新闻媒体对以色列的高度评价,除了以军的强大战斗力之外,还与以色列积极主动的国防政策有关。用部分西方新闻媒体的话来说,在国土安全受到威胁c又没有其他解决方法的情况下,就算没有美国参与,以色列也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战争。说直接一点,在中东地区的冲突中,美国为利益而战,以色列却在为生存而战。这种境界上的差距,决定了以色列不可替代的地位。

    7月5日,以色列参战后,以军就是南方战线上的绝对主力。

    在不到4天的战斗中,以军以平均每天5千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到8日夜间,不但横扫了德拉省,还将战线推进到了苏韦达省西北地区。从以军的这一进攻路线上看得出来,因为美以联军出动了数十万作战部队,无法在大马士革南面的狭窄区域内全部展开,所以以军首先向东推进,用战略大迂回的方式绕向大马士革东面,在拉开战线的同时,也拉开了中叙联军的防线,让对手不得不在正面防线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因为主动权掌握在美以联军的手中,什么时候发动进攻c在什么地点发动进攻等等决定胜负的因素都由美以联军决定,所以只要把战线拉开,美以联军迟早能够找到突破口。

    不可否认,这种战术让苏劲辉苦不堪言。

    因为手里只有2个战斗单位,所以在以军迂回攻击的时候,苏劲辉不得不调整防御战术,把阵地战的重任全都丢给了不太可靠的叙利亚国防军,让第九战斗单位在防线后方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第二战斗单位则在大马士革待命,充当战役预备队。由此可见,在前面几天的战斗中,苏劲辉打得比较被动。

    当然,这也不能怪苏劲辉。

    战斗打响之后,苏劲辉就打算以积极主动的进攻瓦解敌人的进攻。当时,苏劲辉将第九战斗单位的战斗旅摆在了大马士革南面的基斯沃,并且让傅卫民准备好了足够坚持5天的战斗物资。按照苏劲辉的部署,只要美以联军向大马士革进军,战斗旅就沿着叙利亚与黎巴嫩的边境线向南突击,以最快的速度杀上戈兰高地。虽然用1个旅的兵力不可能打下以军精心构建了几十年的戈兰高地,但是能够对美以联军的后勤保障线构成致命威胁。只要能够打下库奈特拉,就能迫使美以联军放弃进攻。

    其实,苏劲辉也没有忽略另外一种可能性,即美以联军向东进攻,并不直接攻打大马士革。为此,他将第九战斗单位的支援旅摆在了德拉省东北部的米斯米耶与海拜卜,构筑了两道防线,由叙利亚国防军守卫海拜卜的外围防线,由第九战斗单位的支援旅首位米斯米耶的内层防线。

    正是这一部署,让苏劲辉顶住了美以联军初期的猛攻。

    因为美以联军并没直接进军大马士革,所以苏劲辉没让战斗旅南下攻打库奈特拉,而是让傅卫民直接奔向德拉省南部的谢赫米斯肯。如果能够占领这座城镇,就能挡住美以联军向伊兹拉进军的通道,也就能够将美以联军当在苏韦达省的外面。由此可见,当时苏劲辉已经意识到美以联军会向东迂回攻击大马士革。

    非常可惜的是,傅卫民率领战斗旅南下的时候,在奈瓦附近遭到了以色列国防军的顽强阻击。这场发生在7月5日凌晨的战斗,让第九战斗单位的官兵认识到了以色列国防军的厉害。直到战斗结束后,傅卫民才从抓获的几名俘虏那得知,与他们交战的正是以色列国防军的“戈兰旅”,即以军的头号王牌部队:第7装甲旅。

    大概是双方都有点忌惮对手的实力,所以这场战斗既激烈c又短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