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全面考虑(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况,杜奇威的选择非常有限。

    站在他的立场上,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在南方战线上投入更多的兵力,争取在北方战线上遭受惨败之前取得重大战果,迫使裴承毅在战略上做出让步,也为美国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打下基础。二是在北方战线上严防死守,不给裴承毅太多的机会,只要能够挡住共和队向西挺进的步伐,并且大量消耗共和国陆军的有生力量,就能迫使裴承毅在达到全部目的之前接受停战谈判。

    显然,这两个选择都不那么理想。

    不管杜奇威是否有信心,之前的战斗已经表明,裴承毅非常擅长“不对称作战”,如果采用第一个办法,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军不可能赶在共和队之前完成任务,也就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按照杜奇威的估计,如果把主力集中在南方战线上,就算裴承毅不向这边增兵,美以联军至少需要7天,最多需要15天,才有可能击败第二战斗单位与第九战斗单位,打到大马士革城外。因为在此期间,叙利亚肯定会进行全面动员,并且将国防军的主力部队全部调往大马士革,所以美以联军需要20天左右,才有可能打下大马士革,达到南方战线上的终极目标。

    显然,北方战线上的战斗持续不了这么久。

    在没有美军增援部队的情况下,第十战斗单位能在2天内打下迪亚巴克尔。因为不用考虑后方安危,第一战斗单位可以在此期间西进,在第十战斗单位打下迪亚巴克尔的时候把战线推进到马拉蒂亚与埃拉泽附近。如果裴承毅断定美以联军将强攻大马士革,他肯定会出动至少2个战斗单位强攻安卡拉。虽然共和国陆军进军安卡拉的路程要比美以联军进军大马士革远得多,但是土军的战斗力更差,而且共和国陆军可以将次要任务交给已经跟进的伊朗军队与伊拉克军队,所以裴承毅最多只需要10天就能打到安卡拉城外,在15天到20天之间打下安卡拉。就算裴承毅不打算进军安卡拉,也可以用1个战斗单位巩固大马士革的防御力量,用另外1个增援的战斗单位与第一战斗单位一道向西进军,在5天之内沙到加济安泰普,10天之内打下伊斯肯德伦。显然,美以联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10天之内打下大马士革,甚至不大可能打到大马士革城外。

    由此可知,采用第一个办法,获胜的希望几乎为零。

    问题是,第二个办法也不见得能够好到哪里去。

    要想在北方战线是和严防死守,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死守迪亚巴克尔,二是在西面的战场上干掉对方的某支战斗单位。

    死守迪亚巴克尔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虽然主攻部队是第十战斗单位,但是只要第十战斗单位的进攻受阻,已经赶到的第一战斗单位,还有紧跟在后面的大约10万伊朗与伊拉克大军就会杀向迪亚巴克尔。到时候,别说以擅长攻坚的第一战斗单位,就算10万两伊军队杀上去,美土联军也守不住。也就是说,仅仅增援第82战略师,不足以保证迪亚巴克尔有惊无险。按照参谋做出的评估,在2个战斗单位与10万两伊军队面前,除了以最快的速度增援第82战略师之外,还得尽快把第101突击师送过去。只有充分利用第101突击师的低空突击与打击能力,才能在托罗斯山脉南面的高原上挡住共和队的前进步伐,守住迪亚巴克尔。

    事实上,杜奇威没有这么乐观。

    不管怎么说,第82战略师是一支非常“单薄”的部队。

    按照美国陆军的编制体系,“战略师”属于标准的轻装部队。因为改编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所以第82战略师是美国陆军10多个师中,最“轻便”的一个。为了达到建军的最基本标准,即全师的所有官兵与人员能够用战略运输机群在24小时之内送到全球任何一处战场,第82战略师舍弃了很多不应该舍弃的重装备,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