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矛与盾(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批次型的ddg1000型多用途驱逐舰也能拦截高度在160千米以下的目标,只是在一次防空作战中最多只能拦截54个目标,6艘驱逐舰也能拦截324个目标。算是9艘护航战舰与3艘航母上的末端拦截系统,“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在一次战斗中最多能够对付936个目标。当然,这是纯理论计算结果,而实战时的拦截能力最多只有理论计算结果的一半。

    显然,“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防空拦截能力算不上强大。

    事实上,依托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也很难在实战中遇到数百枚导弹同时发起起攻击的情况。说得不客气一点,除了共和队之外,恐怕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够威胁到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

    更重要的是,就算防空系统无法拦截全部导弹,美国舰队还有最后一招: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要知道,任何导弹都是制导武器,而只要是精确制导武器,就无法抵抗强制电磁干扰系统。要想对付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就只能采用精确度非常低的闭路制导方式。在此情况下,导弹的攻击效率将降低好几个数量级,甚至不如非制导炸弹!

    当然,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绝对不是万能的。

    实战早已证明,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绝对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摧毁敌人的电子系统,也能摧毁自己的电子系统。即便美国海军的大型战舰都在中期大改的时候做了改进,增添了闭路控制系统,即在遭到电磁炸弹打击的情况下,战舰上的基本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确保战舰能够返回海军基地。问题是,战舰的主要防御系统肯定会完蛋。拿防空系统来说,因为防空雷达与火控雷达不可能做成闭路系统,所以在遭到电磁炸弹的攻击,或者舰队使用了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之后,很难立即恢复工作,至少都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重新启动。在高强度的现代化海战中,几分钟就足以决定舰队的命运了。

    正是如此,美国海军才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强制电磁干扰系统上。

    事实上,共和国海军也是如此。虽然防空导弹c特别是那些能够拦截在亚轨道高度上飞行的导弹的反导导弹的价格极为昂贵,绝大部分反导导弹甚至比需要对付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还要昂贵,但是比起动辄数百亿美元一艘的航母c上百亿美元一艘的巡洋舰c数十亿美元一艘的驱逐舰来说,几千万美元一枚的导弹就算不了什么了。如果算上海军官兵,导弹的价格更算不了什么。正是如此,共和国与美国海军才高度重视舰队防空系统,甚至把舰队防空系统与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结合到一起,利用为战略防御系统开发的很多新技术来提高舰队防空系统的作战效率。别的不说,舰队防空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激光雷达就是由战略防御系统的定向引导雷达发展而来的。

    问题是,美国舰队的防空系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上千枚668a型反舰导弹。

    因为舰队在战区活动,而且参与了作战行动,所以所有战舰都处于战斗状态。随着防空警报响起,各艘战舰在防空火控系统的控制下,有条不紊的进入了防空作战状态。当航母上的航空指挥官命令防空战斗机离开防空交战区域的时候,3艘防空巡洋舰上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率先开始工作,以每秒8枚的速度向空中弹射防空导弹。

    与21世纪初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相比,cg21发射防空导弹的速度提高了7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反舰导弹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能立即发射足够多的防空导弹,也就不可能打下足够多的反舰导弹。

    随着防空巡洋舰投入战斗,6艘多用途驱逐舰也进入了防空作战状态。

    短短10来秒钟,舰队里的9艘护航战舰就隐没在了导弹升空时喷出的烟尘之中。在蒙胧的月光下,仿佛海面上突然升起了9团雾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