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直捣黄龙(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只是在支持共和国的同时,伊拉克也会追求国家利益,也就会在一些小问题上与共和国讨价还价。毫无疑问,帮助库尔德人建国,对伊拉克来说既是一件好事,又是一件可以牟取利益的美事。

    叙利亚的情况与伊拉克比较类似,只是其综合国力不如伊拉克,因此在具体的问题上更加务实。更重要的是,受戈兰高地问题影响,叙利亚在短期内不但会积极支持阿拉伯世界再度统一,还会在中东问题上积极配合共和国。问题是,叙利亚的基础条件不够理想,很难成为共和国在中东地区的大本营。

    综合这些因素,裴承毅就得做长远打算。

    事实上,当初让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在伊斯肯德伦方向上开辟新战线,裴承毅就没有想过从这边进军安卡拉。作为共和国建国后最具才华的将领,裴承毅不可能不知道进军安卡拉的难度,也不可能不知道由此会产生多大的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讲,裴承毅在战争爆发前强调进军安卡拉的重要性,甚至在战争初期以进军安卡拉为名,将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放在了北方战线上,只是为了提高北方战线的地位,并且告诉包括苏劲辉在内的南方战线上的将士,北方战线才是主战场。当然,这也起到了警报北方战线上的前线指挥官,让他们高度关注作战行动的作用。

    总的来说,裴承毅也打过伊斯肯德伦的主意。

    只是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的表现,或者说美军的迅速反应超出了裴承毅的预料,让他不得不放弃进军伊斯肯德伦的想法,并且把重点转向马拉蒂亚,争取通过在战线中部取得的一场胜利来结束战争。

    可以说,改变了战争进程的就是美军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

    从整场战争来看,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在伊斯肯德伦方向上的作战行动绝对对得起它们的王牌称号。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不是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突袭伊斯拉希耶,切断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后勤补给线,迫使第八战斗单位回防巴赫切,第五战斗单位死守奥斯曼尼耶,恐怕在7月15日之前,北方战线上的战斗就会绝出胜负,美土联军甚至没有机会在战线中部与共和队决战。

    蹇柄彪提出攻打伊斯肯德伦,恐怕也与裴承毅之前的部署有关。

    毋庸置疑,裴承毅很重视蹇柄彪的意见。问题是,裴承毅必须从整个战局的高度上考虑排兵布阵。袁晨皓没有要求得到第七战斗单位的支援,不是说他对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有绝对信心,而是其他方向上更需要这支战斗单位。显然,这个“其他方向”肯定不是北方战线的西部战场,而是南方战线。可以说,这也就是是袁晨皓成功的地方。在盯着北方战线东部战场的时候,他还一直留意着南方战线上的战斗。虽然共和队在北方战线上取胜已成必然,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能在南方战线上取胜,或者说不败给美以联军。如果以损失南方战线为代价来获取北方战线上的胜利,那么这个胜利就将变得毫无价值。事实上,从一开始,裴承毅就在避免这种情况。如此一来,不管裴承毅是否愿意,在袁晨皓表示能够用已有兵力取胜之后,他都得把第七战斗单位派往叙利亚,做好在南方战线上迎接美以联军全面进攻的准备工作。

    也就是说,第六战斗单位别想得到支援。

    更重要的是,第六战斗单位的首要任务不是攻打伊斯肯德伦,而是前往巴赫切为第八战斗单位解围,然后前去协助第五战斗单位攻占奥斯曼尼耶。如果到这个时候战争还没有结束,蹇柄彪才能率军攻打伊斯肯德伦。

    对一支刚刚上战场,而且刚刚受到洪水洗礼的部队来说,能够创造奇迹吗?

    在奇迹诞生之前,恐怕没人相信,来自66军的蹇柄彪上将能够率领这支由重装甲军改编而来的战斗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