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发展方向(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降低。

    总而言之,对海军来说,关键不是电磁炮的射程够不够,而是能不能打中目标。

    在对付弱小国家的局部战争中,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不管怎么说,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战略侦察与情报体系,共和国海军也拥有非常先进的战术侦察系统。在多兵种联合作战中,还可以依靠其他军兵种提供的战术信息。事实上,大部分时候,海军的打击行动都得到了其他部队的支持。也就是说,找到1000千米外的目标,并且为装备了螺旋电磁炮的大型战舰指引目标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在与超级强国的大规模战争中,要想引导炮击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虽然在中东战争中,共和国海军的大型战舰没有机会使用电磁炮轰击地面目标,但是美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一直是美军c土军与以军的主要支援力量,由战舰上电磁炮提供的炮火支援占到了整个战争中,美土以军队获得的炮火支援的80,即便在对地打击中也占了大约30的份额。问题是,美国海军的炮火打击效率并不高。不是因为美国海军的电磁炮不够先进,其使用的500磅级炮弹的威力与共和国海军同期使用的450千克级炮弹的威力旗鼓相当,在撒布精度上还稍微好一点。真正的原因还是缺乏引导,即接受炮火支援的前线部队没有能够发挥作用。因为没有办法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特别是在打击移动与半移动目标的时候,美国海军炮火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实战应用中,美军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c也非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增强炮火密度,用火力来弥补精度。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海军在发展新一代巡洋舰与驱逐舰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与陆军装备不同,排水量20000吨左右的巡洋舰与15000吨左右的驱逐舰在建成之后至少服役30年,有的甚至服役40年以上。因此当共和国海军受中东战争刺激,在2041年年底决定见早新的大型战舰时,就得考虑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当这些战舰建成服役的时候,有没有爆发世界大战?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在设计的时候c准确的说,是在制定战舰的战术指标的时候,就得考虑到与美国海军直接交战的情况,也就得将战舰的实战能力摆在第一位。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决定了共和国海军新一代大型战舰的命运。

    从系统的角度看,这也正好与共和国海军在半岛战争之后,也就是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第一次实战应用之后对未来海战战术做出的长远考虑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在之前的几场海战中,反舰导弹的作战效率一直不高,有的时候甚至需要由潜艇用重型鱼雷来干掉敌人的大型水面战舰。如果不能给予水面战舰更加有效的对海打击手段,未来海战中,水面战舰连存在的价值都没有。

    正在这个大背景下,共和国海军一直以极高的热情在开发螺旋电磁炮。

    甚至可以说,共和国陆军暂时没有必要研制射程超过800千米的电磁炮时,海军义无返顾的单独承担起了研制螺旋电磁炮的重担。

    海军要的,就是一种能够在对海作战中代替反舰导弹的对海武器。

    问题是,电磁炮的射程再远,攻击精度,特别是在打击灵活目标时的精度远不如导弹。

    针对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火力密度。

    显然,这也正好与对地打击需求结合了起来。

    正是如此,共和国海军为“重庆”级航母配套开发的“大型巡洋舰”与“综合驱逐舰”都是名副其实的“炮舰”。

    以开发代号xb(42)(在共和国海军中,a是航母的开发代号,b是巡洋舰的开发代号,42则表示在2042年立项。因为在美国海军中,b是战列舰的代号,所以一些西方新闻媒体认为共和国海军在以开发巡洋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