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空天战机(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国当局在2047年才将两军合并放上日程安排,就是因为到这个时候才出现了由天军取代空军的端倪。

    天军要想“吞并”空军,关键就是空天战机。

    单纯为了打击地面目标,21世纪20年代末的技术水平就能造出实用型的空天战机。再往前追溯,在2010年的时候,美国就测试了世界上第一种“空天飞行器”,即x一37实验飞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空天战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问题是,作为战争机器,空天战机不仅仅是运载与投送弹药的平台。

    更加要命的是,在21世纪前30年,与空天战机相对应的,即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并且早就具备了实战能力。虽然空天战机不是弹道导弹,也算不上是完全的外层空间飞行器,但是在国家战略防御系统面前,空天战机的生存能力不见得比弹道导弹高多少。别说在30年代兴起的各种能量武器,即便在一些射高达到500千米,能够对付低轨道目标的反导导弹面前,空天战机的生存能力都非常有限。

    除此之外,空天战斗机还得承担夺取“战场制高点”的任务。

    也就是说,既然有用来打击地面目标的空天战机,也就有用来对付外层空间目标的空天战机(被称为“轨道战斗机”的空天战机早就是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就会出现专门对付空天战机的空天战机。如此一来,空天战机要想具备实战能力,就得拥有适当的“制天”能力,也就是与其他空天战机交战的能力。

    关键就在这里。

    与空军问世时的情形不一样,天军绝对是“高端军种”,空天战机更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装备”。即便到了21世纪40年代,真正有能力研制c并且大批量装备空天战机的也就只有共和国与美国,俄罗斯与欧盟最多只能搞几架实验性质的空天战机,根本不可能像空军的战斗机那样,大批量装备空天战机,其他众多地区性强国与普通国家,更是连航天的门槛都没有跨过,也就不可能拥有空天战机。

    由此可见,共和国天军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美国天军。

    这种强强对抗的形势让双方在发展空天战机的时候都得考虑现实需要,那就是空天战机的头号战术指标不是对地打击能力,而是拦截与攻击对方空天战机的“制天能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技术要求高得多的战术指标。

    如果以打击地面目标为主,即便对付沿固定轨道运行的外层空间目标,空天战机扮演的也只是弹药运载与投射平台的角色。事实上,在空天战机之前,战略弹道导弹与反卫星导弹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与之相比,空天战机的最大优势就是机动灵活,是战术武器,而不是战略武器。更重要的是,空天战机是可以反复使用的作战平台,经济性肯定超过了各种导弹,也就更容易被军队接受,并且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在这个大背景下,空天战机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除了弹药投射成本较高之外,几乎不存在关键技术问题。按照共和国与美国的实力,在2040年左右就已经具备研制与装备这种空天战机的技术实力,两国也在该方向上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在2039年,共和国当局就以加快“琼楼”空间站的建设速度为由,额外采购了10架能够运送120吨货物c或者150名游客的“航天飞机”,而这种垂直发射c滑行降落,可以反复使用上百次的“航天飞机”实际上就是天军开发的“空天轰炸机”的原形,能够通过携带弹药模块的方式来执行空天打击任务。仅仅3年之后,共和国天军就用1架具有实验性质的“空天轰炸机”进行了第一次实弹投弹测试,借此掌握了极为宝贵的数据。

    问题是,这种以“投弹”为主要任务的空天战机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